笔者对昆剧和昆剧界人士了解不多,但也曾有过三次近旁接触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昆剧团老团长蔡正仁先生的经历。

  尽显大师重艺敬老深情

  第一次,是在上海昆剧团演完堪称中国戏剧巨作的昆剧《长生殿》第一本《钗盒情定》,后几本则因经费问题而欲上未上之际。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笔者陪一位老同志到位于绍兴路9号的上昆去“帮忙出主意”。那天在办公室等候的有蔡正仁先生和《长生殿》制作人、著名的《文汇报》原驻京女记者唐斯复。蔡先生在戏剧界的盛名自不待说。就是这位唐老师,至少也曾于1988年帮助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到大名鼎鼎的于是之为首的北京人艺来沪演出正版话剧《茶馆》,不仅引得上海满城轰动,也实现了于先生长久向往到上海“大码头”演戏的夙愿;还曾热情帮助金马影后杨惠珊及其夫君、导演张毅来祖国大陆发展琉璃艺术和参与昆剧《长生殿》创作,并恭请到汪辜两位先生为该剧题词,从而有效促进了沪台艺术交流合作。在这样的文化名人面前,笔者是有些惴惴不安的。但既然是来帮助“出点子”的,笔者在那位老领导和蔡、唐两位的鼓励下,建议上昆不必等到筹足全部经费再开排后面三本,而是可以先用已有资金开排第二本《霓裳羽衣》,待获得各界认可后再向上申请资金开排后两本,估计会比现在一步筹足经费容易的多。没想到我的“异想天开”竟被他们三位接受了。接着,大家全然不顾那天不知是因为停电还是空调坏了造成的特别炎热,屏神倾听蔡先生一边摇着折扇,一边兴致勃勃地大谈创作设想,感受着他对昆剧艺术的由衷热爱之情。

  与蔡正仁先生的第二次近距离接触,是因为笔者2014年9月受托承办中国银联“重阳感恩季·陪长辈看经典”的开幕式。那天,蔡先生原本正在外地出差,但一听是为推广戏剧,尤其是为老年朋友请他,便一口答应,并让我们当天直接到新客站接他到浦东东方艺术中心现场。那天,蔡先生一直参加完所有活动才回家,虽然已显疲态。

  至于第三次近距离接触,更全部是为了上海老年朋友。那是几年后在金山朱泾举行的上海“九九关爱小剧场”百场社区巡演的年度收官仪式上。当时因艺术繁忙和身体微恙等原因已不太接受此类邀请的蔡先生,仍欣然应允,并乘了1个多小时的车,准时来到现场,向老年朋友们表示敬意。也许是因为劳累,平时从未听说有过晕车现象的蔡先生,在那天坐车回家途中,竟然晕车了。虽然蔡先生毫无责怪之意,但作为那次活动的承办者之一,笔者至今仍然心怀歉意。

  笔者之所以絮絮叨叨地回忆这些,绝非炫耀,而是觉得在广大上海老年朋友中,平时看昆剧的人似乎会比看有些剧种的少一些,但其实,昆剧(曾称“昆山腔”或“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更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故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她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而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2001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因而很值得了解,很值得欣赏,很值得回味。

  “上昆”人文情怀仍在

  笔者之所以絮絮叨叨地写下上述文字,也是想说明昆剧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更是想说明上海昆剧团几代艺术家对上海老年朋友的深厚感情。就以这次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及上海九九关爱文化中心在新开张的“九九云中小剧场”发出呼吁,希望上海文艺界向正蛰居家中的数百万老年市民赠送精彩演出视频后不久,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即嘱“上昆”副团长冯元君,并几经辗转找到笔者,说领导和艺术家们在报上看到上述报道后很感动,主动表示要通过“九九云中小剧场”,向上海老年朋友们赠送一批昆剧赏析和教学视频。之后没几天,“上昆”果然将这些视频、剧照等资料发到了“九九云中小剧场”,其中有蔡正仁先生与张静娴、张洵澎、岳美缇这几位当今最大牌的昆剧表演艺术家的演出视频和图文介绍。为便于老年朋友了解,这里不妨摘刊少许:

  走进昆剧,走进名家

  01

  蔡正仁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上海昆剧团团长。其代表剧目有《撞钟分宫》、《惊变埋玉》、《迎像哭像》、《太白醉写》、《八阳》、《见娘》、《乔醋》、《评雪辨踪》等传统折子戏,以及《长生殿》、《琵琶记》、《牡丹亭》、《白蛇传》、《风筝误》、《连环记》、《班昭》、《桃花扇》、《贩马记》等大戏,塑造了昆剧小生中官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各种行当的不同人物,被誉为“活唐明皇”。其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及首届宝钢高雅艺术奖等奖项;2002年因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获文化部表彰,2004年获美国林肯艺术中心亚洲最杰出艺人奖,2008年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获上海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02

  岳美缇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巾生。其为“昆大班“老艺术家之一,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宝钢高雅艺术奖”、第八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八届“文华表演奖”、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因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获文化部表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曾任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上海市人大代表。

  03

  张洵澎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 ,国家一级演员。其代表剧目有《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幽媾》、《婚走》、《琴挑》、《偷诗》、《秋江》、《惊变》、《埋玉》、《断桥》、《赠剑》、《亭会》、《评雪辨踪》等传统折子戏,以及《连环记》、《拜月亭》、《墙头马上》等大戏。她同时潜心于戏曲教学,培养了昆剧、京剧、越剧和其他各地方剧种的众多拔尖艺术人才。其曾获首届上海青年会演表演奖、第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上海“宝钢高雅艺术奖”、上海市“优秀园丁”奖;2002年因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获文化部表彰,2008年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04

  张静娴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正旦。其1966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二届昆剧演员班,师承朱传茗,又得方传芸、沈传芷、姚传芗等昆剧名家的亲授,功底扎实,戏路宽广,气质典雅,表演传神。经俞振飞大师悉心指点,唱腔声情并茂,清新脱俗,魅力独具。其代表剧目有《乔醋》、《跪池》、《斩娥》、《吃糠》、《芦林》、《刺虎》、《赠剑》等传统折子戏以及《班昭》、《长生殿》、《玉簪记》、《牡丹亭》、《占花魁》、《血手记》、《司马相如》等大戏;曾荣获首届上海戏剧节表演奖,第七、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宝钢高雅艺术奖”,第八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因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获文化部表彰、第十届“文华表演奖”、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特别荣誉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津贴。先后担任上海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剧协副主席,上海发展昆剧基金会理事长。

  补上缺憾正当时

  说来遗憾,由于种种原因,笔者与许多老年朋友一样,以前较少观看昆剧。记得接替蔡正仁先生担任上海昆剧团团长的郭宇教授、上昆著名导演沈斌和沈矿父子,都曾请我去看他们的演出;已故老报人、老昆剧迷丁锡满先生生前也曾给我留过上昆《长生殿》的票。但我那时都因忙这忙那而未如愿。这次承蒙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及“上昆”厚爱,我和其他老年朋友终于有时间倚座品茗,用微信视频好好欣赏堪称“百花丛中一枝兰”的《长生殿》等昆剧精品了。

  谢谢昆剧,谢谢上昆,谢谢老少几代昆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