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临近年末,交通拥堵现象越发严重。列席人代会的市建交委主任黄融表示,上海“治堵”良策绝非只有“限行”、“限牌”,将公交优先做到极致,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请听报道:
尽管市民们用“车牌价堪比黄金”来调侃上海私车牌照涨得过快,但黄融说,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车拍制度,对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这一措施不会取消:
【减少了汽车保有量大概有170万辆,下一步拍卖的方案还在深化。】
针对一些专家和市民提议征收“拥堵费”,黄融回应,短期内不可能实行:
【上海已经研究了8年这个拥堵收费的问题,但是我们只是研究,做一些政策上的储备,现在上海的交通还没有要做到这种程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沪的外地牌照车辆有近60万辆,对上海的交通同样是重压。 黄融说,类似外地车辆高峰时段高架限行、车牌竞拍这些行政手段并不是“治堵”的良方。
如何将地面公交的潜力挖掘到极致,黄融说,今后公交车不仅拥有道路优先权,还将享受交通信号优先:
【车开到这条路,公交是可以畅行的,它专用道上的绿灯必须让它走。这个我们正在和交警部门商量。将来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我们的自驾车都停在那个地方,是不能走的,公交是可以走的。这样坐公交的人也就知道,我坐半个小时就到了,这样就使得我们公交更大程度的吸引出行人员。】
根据排摸调查,上海进行快速公交道路建设的潜力不小,黄融说,这项措施的推出迫在眉睫:
【我不能跟你说,是花一年两年解决问题,就是现在这个交通容不得我们时间太长。我们算了一下,三来三去的六车道,大概有300公里左右,可以拿出来,还有一些次路、支路,就是怎么把公交优先做到极致。】
以上由东广记者俞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