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上市首日热卖 绝大部分内容为首次公开发表
“不克服官僚主义,上海没有前途”
“铁腕治吏”、“改善政风”、“打造廉洁、高效政府”的讲话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
昨天上午,由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书首发式在上海、广州和长沙三地同步举办。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上海书城《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首发仪式现场,发现早已有许多读者冒着高温,赶到了上海书城。首发仪式播放了一段未曾发布过的视频《朱镕基同志上海工作概览》,8分钟的视频里,朱镕基同志作报告时中气十足,关注民生、教育、交通、住房等当年的社会热点话题,勾起了市民们的亲切回忆,不少读者在首发式后排队购书,截至昨日18时的统计,上海书城共销售出平装本1136本,精装本113本。
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镕基同志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期间的部分讲话、谈话、信件、批语等106篇,照片83幅,批语及书信影印件9幅。编入的文稿是根据朱镕基同志当年讲话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记录编辑而成的,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处于关键时期。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这时遇到的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江泽民同志领导下,朱镕基同志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带领1200多万上海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振奋精神,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大力推动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稳定和发展上海经济。在较短时间内,使上海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后来上海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民冒酷暑排队购书
得知《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出版的消息,许多上海人冒着高温,一大早赶到上海书城。翻阅着刚刚到手的新书,读者感慨万千,有的老同志深情回忆,当年朱市长上任抓的头一件事就是市民的副食品供应。
谈起朱市长,上海老百姓就会提到交通、住房和“菜篮子”,朱市长重点抓的三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让上海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改善了市民生活。读者罗幼甫心情激动地买下此书,他说,朱镕基对上海人民而言特别亲切,这书一定会买回去好好读。
还有的读者说,朱镕基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亲切直白,老百姓听得懂,老百姓爱听爱读。还有的读者翻开《对全市局级以上干部的三点要求》、《纪检干部要敢于碰硬》等篇章,说朱镕基同志提出的建设“廉洁、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目标,强调廉政建设要首先从领导干部抓起,以及“四菜一汤”、不得收受礼品等“改善政风的八项规定”,上海市民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也是当前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考读物。
1988年4月28日,上海两会期间,《解放日报》头版刊发了记者毛用雄采写的《负着“阵痛”振兴上海——“两会”采访沉思录》一文,在报道中,他直言不讳上海的现状——一边是新楼成群耸入蓝天,一边是挤满乘客的公共车辆成串蜗行;一边是几千种商品价格上涨,一边是地方财政收入的连年滑坡;一边是“金星”、“上海”大屏幕彩电票暗中以四五十张 “大团结”的高价成交,一边是许多家庭实际收入减少造成的声声抱怨……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将如何在“阵痛”中振兴?
这些问题在朱镕基上任前的上海市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就提出来了,朱镕基说:“至于存在的问题,并不都是主观造成的,有它的客观原因。因为上海的工作条件十分困难,问题由来已久。 ”
朱镕基在上海工作期间,振奋士气,始终把“菜篮子”工程、交通和住房当成三件主要民心工程。有人统计过,朱镕基在任期间,每年在报纸上公布和解决的实事累计超过40件,每年的人大会上,当他告诉人大代表,去年的实事工程已经得到了落实时,都会迎来代表们的一片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