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工博
“黑车”营运被查处2次没收车辆、“克隆车”可直接没收车辆、暂扣“黑车”逾期未接受处理经公告后可予以拍卖……日前提交审议的《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若干规定 (草案)》,引发社会热议。“黑车”问题由来已久,为何屡禁不止?如何对“黑车”加大打击力度?
“黑车”向中心城区蔓延
日前23时许,记者在人民广场看到,福州路上停放着多辆私家车,驾驶员站在车外抽烟,遇到有人在路边扬招出租车时,他们便叫道:“出租不好打,私家车走不走?”
“黑车”问题曾主要存在于城郊结合部等交通不发达区域,被认为是公共交通匮乏的替代品。如今,交通便捷的公交枢纽、城区中心等地方也出现了不少“黑车”的身影。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孙建平介绍,近年来,非法客运车辆出现了四种新趋势:一是运营方式由隐蔽经营向公开经营转变,一些车辆长期在公交枢纽、医院门口等固定地点违法经营;二是分布区域由城乡接合部向中心城区蔓延,市中心和郊区中心城镇非法客运车辆增多;三是运营人员由个体向团伙扩展,出现抱团经营趋势;四是出现了正规出租车从业人员转向非法客运经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