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的国歌响起,升旗手挥动右臂,“刷”的一声,国旗在空中划开了一道漂亮的弧线,五星红旗飘扬到最高点,迎风招展。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地,旗帜缓缓升到旗杆顶端,定格!这样的场景每天早晨都会准时在人民广场升旗台前上演。
今天早晨6点,武警上海总队国旗班一班班长王德峰带领着国旗一班的10名战士们,又一次准时出现在了升旗台前。今年国庆长假后6天,每天6点30分,市民、游客可以准时在人民广场升旗台看到这些战士们呈现的精彩的升旗仪式。
每年国庆期间,市民游客都会慕名来到升旗台前,就为了感受这神圣庄严的一刻。国旗班战士们帅气挺拔的军姿、干净利落的动作给市民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在他们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晨报记者特意在节前走进了武警上海总队国旗班,揭秘国旗班背后的故事。
现场直击
一站就是两三小时
背木架还得绑沙袋
走进国旗班,第一印象是——高!身高1.7米的记者站在国旗班战士们旁边,只能抬头仰望。
“对国旗班战士的身高要求在1.8米至1.9米之间,身材匀称,五官端正,身体的协调性要好。最重要的是,国旗班的训练内容较为单一,训练军姿时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需要有一颗吃苦耐劳的心。”国旗班一班班长王德峰说。
国旗班的训练场大约2个篮球场大小。每天,20名国旗班战士都要在这里进行至少8小时训练。
在训练场中央,架着两根长杆子。在两根杆子之间,用背包带拉起。除去班长和副班长外,国旗班一班的八名战士一字排开,前胸必须贴在背包线上。每人背后背上一个木质的十字的架子,通过皮带将战士背部牢牢固定。八名身高都在1.85米左右的战士目光平视前方,昂首挺胸,甚至连肩膀打开的角度,从侧面看都齐刷刷地成一直线。这样的站姿训练,每天雷打不动2小时,中间不休息。
墙角处,堆放着十几个黑色捆绑式沙袋,每一个都有2.5公斤重。在基本的动作队列训练后,国旗班的战士手上、腿上还要绑上沙袋负重训练。
记者采访时,王德峰正在一一校正战友们站姿上的瑕疵。示范时,他一个立正,纹丝不动,全身成一直线。
在训练场地上,身高1.86米的升旗手林孝诚整理好旗帜,“刷”一声,干净利索地将国旗向自己斜右前方45度角抛出,国旗在空出划出一道弧度,旗面在空中完全展开。右手举在空中定格2秒后收回,林孝诚又迅速将旗帜收拢,进行又一遍的撒旗动作训练,而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他每天都得练上1000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