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雨水倾盆而下,但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昨日上万名申城男女还是齐聚青浦,参加相亲大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参与者对婚介机构公布的寻源对象信息真实度存在怀疑,而不少机构对于现场登记的信息也匆匆过场,并不严格审核,记者甚至编造了假姓名、假收入和假职业,但照样能上一家机构的“寻缘墙”。
低龄化程度显著提升
过去,“80后”一直是上海各大相亲会的主角,而在这次万人相亲活动上,“90后”开始不断显现,低龄化程度显著提升。
据主办方之前的统计,本次报名参加相亲会的经过认证的单身男女青年超过1.8万人,男女生比例为46:54。而这些活动参与者中,最小的男女均为21岁,21岁至25岁的男女青年比例接近三分之一,30岁以下的青年男女占64%。
在采访中,记者遇上了好几位尚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如此对婚姻“着急”不免让人有些惊讶。对此,陪伴到现场的父母们则坦称,一是想让女儿见见世面,增加些人际交往;二则是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绩优股”和“潜力股”,“反正迟早要谈朋友,与其在大学里谈,不如直接找个优秀男生一步到位。”
真实程度最让人担心
在现场,红蓝两色的“寻缘墙”最受人瞩目。据了解,经过主办方实现审核的1.6万份单身人士信息资料以“蓝男红女”信息卡形式,分男宾区和女宾区分别张贴在指定区域“寻缘墙”上,供参与者挑选。
总经理、销售总监、外企高管、金领人士……这样的称谓,在寻缘信息中可谓随处可见,据记者粗粗统计,仅在一家机构的一面墙上,自称“白领”的人士就超过二十多位,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有不少所谓的“VIP会员”年薪都在100万元以上。
采访中,有不少参与者疑惑地表示,部分婚介机构公布的会员照片似曾相识,甚至有些相似度极高。对此,记者也向一家婚介机构提出了疑问,对方见搪塞不过去,便承认部分照片的确是“技术性处理过”,由于征婚者不愿提供自己真实容貌,所以选择了类似的照片,但个人信息并无虚假。
造假依然轻易过关
按照此前主办方的规定,万人相亲会寻缘墙上的信息都是由主办方事先经过身份审核认定,每个单身者早在报名登记时,就必须出示身份证、单身证明、学历证明,必要时还需出具财产证明、房产证等。
然而,为了能吸引更多眼光,赢得同行竞争的优势,部分婚介机构在现场登记中根本无视审核,只要你肯留下电话号码,别的完全放任不管。
“你随便写个姓名都行,收入写高点。”多家婚介机构都暗示记者,尽量“包装”自己,抬高身价。而更有一家婚介机构索性现场发放表格,让参与者自己填写,然后就直接贴上了“寻缘墙”。记者现场尝试发现,包括姓名、职业、收入在内全部为捏造信息,但该机构人士压根看都不看,可谓顺利过关。罗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