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妈给的压岁钱买了奶油

  糖就充公了

  城隍庙除了有好吃的小吃,还有一些好吃的零食。那时拿到几分钱零钱就很开心了,可以买到很多好吃的。一分钱可以买一个盐津枣的小三角包,噶小一包,里面大概有十几粒,好朋友之间你分一粒,我分一粒,吃起来很有劲的。萝卜条一分钱两分钱三分钱都可以买的,买了大家也分着一起吃。

  春节前到城隍庙必买的一样东西是什锦糖,家家户户过年都少不了。买什锦糖还算家里条件还不错,家里条件不好的,就买“乌龟糖”。所谓的乌龟糖,就是没有糖纸包装,用黄糖做的,看上去黑漆漆的的糖。记得有一次舅妈来我们家拜年,偷偷地给了我一点钱做压岁钱,我兴奋地马上叫上小姐妹,一起去买高级的奶油糖来吃。那时奶油糖要三四元一斤呢,买好偷偷吃了后回家,就被妈妈发现了,她问:“你嘴巴怎么这么香,什么地方拿来钞票买奶油糖吃的?”后来这笔钱就被充公了。

  以前绿波廊的点心做得非常精细,记得1981年,我怀孕了,重新住回城隍庙娘家安胎,公婆来看我,我花了十六七块钱请他们到绿波廊吃点心,那些点心做得小巧玲珑,蟹壳黄,眉毛酥,春卷,每一样都是既精美又好吃,有一种让人舍不得吃的感觉。婆婆前段时间还在念叨呢,说那一餐吃得终身难忘。

  我很多照片被放在大新照

  相馆橱窗

  我们小时候活动范围都在城隍庙,那时觉得一百样东西都是城隍庙最好,城隍庙样样都有,从小吃,到白相,无一不缺。每到下午两三点钟,特别是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几个关系好的小姐妹,就会互相招呼:三宝,去伐?去呃。美琴,去伐?去呃。然后我们就换好鞋,去城隍庙玩了,也挺奇怪的,虽然离得很近,但我们每次去城隍庙,总归会穿得山青水绿的,好像那是件很隆重的事。

  爸爸那时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倒立,玩“撑骆驼”,我和小伙伴们是跑到城隍庙里厢,那里有十二生肖,我们每个人就会去寻找自己的生肖塑像,去那里拜拜。“去伐?到大殿上头去拜伐?”一经提议,大家就一起去了,找到和自己生肖相关的塑像就跪下来拜拜,这其中有什么含义,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只是觉得这是一项很好玩的活动。

  城隍庙还有一种好玩的项目叫西洋镜,大多是山东人在那里摆摊,他们会拿着一个锣“啪啪啪”地敲,然后嘴上吆喝着:“瞧一瞧来,看一看来,往里那个瞧来,往里那个看来。小姑娘看了……,大嫂看了……”这种西洋镜就是扔一分两分钱进去,然后可以看到一点皮影戏,比如三打白骨精什么的。

  城隍庙有个大新照相馆,我很多照片都是在那里拍的,而且有很多照片都被放在橱窗里展示。我有一个小姐妹叫阿萍,估计她是当时南市区里面最漂亮的人,她当时在南市区牙防所做护士,会有很多男士慕名而去,就为了看看她的样子。我们两个总是结伴去拍照,拍了旗袍照,被放在橱窗里做样照。1980年代,婚纱照刚刚兴起的时候,照相馆让我们拍婚纱照做样照,当时的婚纱还不是像现在这么长,一拖到底的,它只是一个小婚纱,再配上一个头纱。照片摆出来之后,爸爸妈妈还被舅妈问:你家晓蓉结婚了怎么没请我们喝喜酒啊?

  结婚后,我离开了城隍庙的家,搬到了虹口居住,现在偶尔我也会去城隍庙玩,只是感觉现在的城隍庙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那里的东西和外面是一个水准,而现在,由于它变成了一个旅游点,各国各地的人都来,买东西既要排队,又比外面贵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