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持续到清明?

  去年12月中下旬到今年1月初,申城曾连续25天不下雨,创十年来最“干”12月记录。不过,今年2月下旬,申城却进入了阴雨连绵的多雨季。2 月24日晚,离“惊蛰”尚余一周多的申城上空炸响“初雷”。今年“惊蛰”在3月6日,谚语云:“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意思是如果在“惊蛰” 前就打雷,预示可能会出现雨水连绵的异常天气。

  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今年2月下旬,本市降雨确实较频繁,远大于常年同期降雨量。这是因为近期冷空气相对比较活跃,不时扩散南下,而南方的暖湿 气流也较为强盛,冷暖空气交汇在我国东部地区,加上充沛的水汽,造成了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目前预计3月上旬仍不时有降水光临。

  网上也有说法称,此次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将覆盖整个3月,持续到清明左右。对此,气象专家表示,目前科学的预报能预测7天以内的天气,7天以上 的预报准确性明显下降,10天以上的预报主要是用作参考。据预测,明后天(3月1、2日),本市在冷高压控制下,以多云天气为主,最低气温3℃—4℃,最 高气温9℃—11℃;3月3日前后受冷空气共同影响,本市还将出现一次小雨和降温过程。

  阴雨不断,让人格外期待春天。申城近年也有在“惊蛰”前就已入春,大多数年份则在3月完成冬春转换。气象入春的标准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 10℃,而近些天申城的最高温度还在10℃以下,离入春的气温条件尚有距离。不过随着大气环流的逐步调整,整个3月中后期的天气不会一成不变,气温将逐渐 回升。

  别再喊我冰雹 冰粒小于冰雹多见于冬季

  每次天空落下有别于雪的小冰珠,都会有人扯着嗓子喊:“下冰雹啦!”,其实,这些小冰珠的气象学名叫“冰粒”。

  据介绍,冰粒和冰雹虽然在气象学上都属于固态降水,但要区分它们也很容易。

  首先,它们出现的季节不相同:冰粒一般出现在冬季或冬春、秋冬过渡季节,夏季很少出现。冰雹常出现在夏、春、秋季,以夏季出现最多,冬季很少出现。

  其次,冰粒和冰雹是截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冰粒发生时一般大气较为稳定,多来自雨层云、高层云或层积云,为间歇性的,有时伴有雨。冰雹则发生在强对流天气中,多伴有大风、雷电等,属阵性降水。

  最后,从个头也可以分辨冰雹和冰粒。冰粒较小,直径常在5毫米以内,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较硬,内部有时还有未冻结的水,如果被碰 碎,就剩下了破碎的冰壳。昨天在一些路边车辆的挡风窗下沿,就能够观察到这些碎掉的小冰壳铺出的一层薄薄碎冰。而冰雹则要大得多,直径常在2毫米以上,大 的甚至有几厘米,呈坚硬的球状、锥状,内核一般不透明,坚硬不易碎。

  热点新闻:

  徐未晚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书记

  不动产登记在即 新盘滞销二手房升温

  二季度起上海将对外牌实施更严格限行措施引热议

  上海地铁将开启肉夹馍模式 火车站迎来返程高峰

  松江一小伙连续上网19小时吐血死亡

  天气预报:

  开学首日冰粒下了一整天 明后两天雨水暂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