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见证上海公卫体系30年变迁,“疾控女侠”吴凡:我们扛住了

  “上海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扛住了,我们当年建立的体系在实战中发挥了作用。”

  吴凡的语气中难掩自豪,她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更是一名资深公卫人,从事公共卫生和疾控科研近30年,也参与并见证了上海疾控体系的建设。

  如今的她,更多时候被市民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疾控女侠”,一头利落的超短发,娇小的身影,在上海防疫新闻发布会、在各类论坛,她用简明质朴的词句为人们答疑解惑,提升市民健康知识素养,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不懈努力。

吴凡工作照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提供吴凡工作照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提供

  投身公卫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专业是预防医学的吴凡进入了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并于2002年前往北京创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担任首任主任,后于2008年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整整10年。

  “我最初在上海卫生系统工作时,主要分管的就是传染病控制。”吴凡介绍,现在的疾病预防控制处当初还叫防疫处,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已经开始面对各类传染病威胁,甲肝、霍乱等都曾在上海出现大流行。

  “上海市政府领导换了很多届,但每一届都非常重视疾控体系的建设。”吴凡说,也正是因此,早在1998年上海就成立了首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比国家疾控中心建成还要早两年。

  2007年,回到上海市疾控中心,吴凡在全国创先构建腹泻病综合监测网络和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综合监测网络,掌握完整病原谱、致病原因及病原体耐药特征,有效提高病原的发现能力和新发传染病的早期预警能力,快速指导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促进医防融合。该系统运行未满1个月,就在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例。

  因此,在人感染禽流感H7N9疫情的极早期,吴凡得以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快速启动应急调查程序,确定该病毒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型禽流感病毒,迅速形成完整可信的证据链,最终将病例的暴露和感染来源锁定为活禽零售市场。

  能够在应急防控的第一时间启动科学研究,首先发现病毒“有限人传人”证据,证实家禽是感染源、禽类交易是传播途径、儿童感染轻症等背后都是公卫人智慧结晶。

  据此,吴凡在全国首先指出活禽市场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提出暂停活禽交易和运输的循证建议,为上海市政府及时采取关闭活禽市场的防控策略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为迅速扑灭疫情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灵敏、专业、高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也对此次“战疫”给出了高度评价,这场“战疫”也被国际同行誉为新发传染病防控的全球典范。

吴凡为新冠肺炎防控录制课程吴凡为新冠肺炎防控录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