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

  “蓝领求职街”遭遇无奈求职者“只打听,不签约”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浦东高行镇金高路上的“蓝领求职街”,发现道路两侧开满了门店大小不一的工人求职介绍所,可谓颇具规模。各家门店前也都聚集着 不少前来问询的求职者。但纵使中介人员百般热情接待,仍不能改变求职者“只打听,不签约”的现象。一边是中介抱怨“职多人少”与单位用工缺口的难以填补, 另一边却是求职者苦寻工作无门的忧心忡忡,蓝领市场的供需关系究竟怎么了?

  工资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记者走进一家名叫“工人招聘网”的求职介绍所,小小的店面里只有一位招聘专员坐着,无聊地转着笔,该专员告诉记者:“现在的情况啊,就是职多人少,好些个职位开出来,就是没人愿意去。”而当记者细问原因时,该专员无奈地笑笑回应道:“脏呗!苦呗!还能有什么理由呢?”

  而在店外,几位来自河南的小伙正交头接耳地讨论着板报上的信息。得知其中一位韩姓小伙擅长电焊,记者便指着板报上一家招电修工的单位向他推荐, 但小韩却摆了摆手,对记者说:“你看那工资才3700元,而且我同乡之前就在里面工作,他说里面那环境真是太可怕了!”记者便问了小韩自己的心理预期, “四五千吧,我觉得不贵了啊,我现在自己和朋友租房的,摊下来一个人每月也要七八百,还有其他生活成本。而且我下一份工作一定不做操作工,折寿的!”小韩 说道。

  “现在有些厂里的活又脏又累,对身体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啊,就算工资再高我们也不干的。何况我还要结婚生小孩,对吧!”小韩的同乡小金这样对记 者说,他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原来小金曾在外高桥某机械厂工作过,工资不低,但工作环境实在恶劣,所以他现在想找的工作,工资尚在其次,但健康必须要 有保障。

  专业不对口入职高门槛

  遍览招聘信息,记者发现,其实许多服务员、业务员、普工的工资都已经十分接近白领,而高级蓝领工资甚至远超白领。但不少单位也都因此设置了较高的入职门槛与专业要求,从而又挡住了不少求职者。

  “你应聘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有操作证吗?没有证,应聘单位是不会予以录取的!”杰迅职业介绍所的工作人员在与一名求职者介绍用工条件。“我们都是在老家跟师傅学的技术,都不知道要考证这玩意儿!”一名求职者向记者抱怨道。

  在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一名外地专科毕业的女学生小李,她希望的职位是一些附近外企的外贸跟单员或者经理助理,但投出去的简历,大多因“没有工作 经验”被退了回来,或者干脆就没了消息。“来上海学历低也很难找到工作,而且很多公司还都要求有工作经历,做外贸跟单员在英语方面的要求很高,真的很难 找。”小李说,工资低了的自己不想去,符合自己期望的公司要求不低,而且竞争还很激烈。

  记者试着以自己是非操作专业毕业的身份向中介咨询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岗位,结果被中介人员直截了当地回绝,“没有!”而当记者问及可否先培训后上岗时,中介回答道:“都是小企业,哪里有钱先培训你?”

  记者了解到,除去专业对口与入职门槛这两个因素还算是有理可循,求职者普遍也表示理解外,还有不少单位开出的入职条件却让不少外来求职者频频摇 头,直呼“不理解”!如某单位要求外来务工者必须有至少一名本市户口居民为其提供担保,“一个人来上海找谁投靠去啊!”刘先生就曾因找不到合适的人为其担 保而错失去“神州租车”工作的机会。

  供需要求难一致福利待遇是焦点

  梅先生在一则招聘广告前,驻足许久,经过一番仔细琢磨后他才上前与招聘负责人交谈起来。记者见他并没有马上填写求职登记表,而是仔细地向招聘人 员询问了企业福利、食宿、工时等情况。当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梅先生退了出来。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在上海某工厂当保安,工作蛮轻松的,月薪近3000 元,但是没有配套的福利,于是想跳槽找个工资差不多的,但有配套的福利的好工作。”

  现在,80后与90后逐渐成了外来求职队伍大军的主心骨,相对于老一辈的打工者而言,他们的选择更理性也更谨慎,对工作环境、社保福利、工时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可现在的供需双方的要求却并不合拍。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的招聘单位的用工单位在薪资及福利上都有小幅提升,但与大部分外来务工者的心理预期还存在巨大落差。外来务工者的期望 薪资普遍在3500-5000元之间,而又因为不菲的房租与出行成本,若单位能解决吃住或提供“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的,偏低一些的收入也可接受。但大多 数的用工单位都无法同时满足“工资+吃住+福利”的待遇。因此,在面试招聘中经常会出现,用人单位因为求职者提出福利待遇的要求而索性拒绝录用,而求职者 也会因为用人单位不能满足自己的福利待遇而放弃应聘的“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