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破解供需信息不匹配不收费或后向收费

  30余个求职互联网平台兴起

  在采访中发现,在这一波用工荒之中,供需信息的不匹配成为横亘其中的最大障碍,信息的不匹配还催生不少猫腻。眼下,互联网蓝领平台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或许这是一个“治标”的办法。

  在采访中,记者从诸多求职者口中得知,如今的求职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于缺乏人脉资源,大多数的求职者会选择依托职业介绍所进行求职,而 职业介绍所会索取一笔不菲的“中介费”,价格500-3500元不等。“有时是取决于推荐的单位好坏,有时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标准,总之不交钱,这工作就 没着落!”一位大叔说道。此外,若求职者在单位应聘的任何一个过程中被淘汰,这笔“中介费”也多半拿不回来!“就像赌博下注一样!交多了就去博好单位,交 少了就去博小公司!”一求职者打趣说。

  记者发现贴出的招聘简章上不少蓝领岗位都标注着月薪5000元甚至更高的薪金,但应聘者仍然寥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其实 有一部分工资都是单位‘虚开’的,为的是能招到人。有些人到了单位要么是拼工作时间堆出来才能拿到钱,要么索性就拿不到招聘时说好的工资,以前有不少人吃 过亏,所以对这类高薪的职位都存有疑虑。加上现在外来求职者都是同乡或原单位的同事结伴,都会互相交流影响。”

  面对这样的猫腻,眼下,互联网蓝领平台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记者粗略统计,当下比较常用的蓝领求职平台有近30余个。和职业介绍所、传统人力 市场不同的是,互联网平台都是采取不收费或者“后向收费”的原则。陈非寒是国内一家蓝领求职网站“优蓝网”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面对普通蓝领的顾虑,他 们平台的服务对于求职者是不收费。“对于需要蓝领劳动力的企业,我们在提供了资源之后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向他们收取。”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这些平台都主打“上岗快”和“薪资高透明度”,劳动力供需度之间的匹配性能够迅速提升,因此对于蓝领求职者而言多了一种选 择。“大部分这样的平台背后,都有实力雄厚的传统劳务公司作为支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如此,但互联网取代传统方式的趋势还是不容阻挡。

  权威声音

  无法提供“体面就业”

  就会遇到用工荒

  专访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德

  薪资福利上涨明显、供需不匹配……这些都毫无疑问地成为今年上海节后蓝领用工的特征。尖锐的用工矛盾会不会得到缓解、如何缓解,就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德。

  无法“体面就业”

  服务业岗位遇冷

  “服务业用工荒非常显著!”赵建德说,从今年蓝领用工市场来看,餐饮业的缺口大概在20%左右,“一位餐饮行业的老板告诉我,往往店里面员工的名字和面孔还没对上,员工就跳槽了,还有的员工一边上班在翻手机找工作。餐饮业用人现在非常困难。”

  赵建德告诉记者:“随着80、90后农民工成为蓝领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之后,他们对体面就业的需求越来越高,往往觉得在饭店端个盘子会非常没有面子,也没有职业发展前途,因此餐饮业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

  而服务业另外一个劳动力缺口明显的是家庭服务业。“像月子保姆这样的工作因为收入高,做的人还比较多,而养老护理之类的工种由于收入不高、工作强度大,因此也受到从业者的冷落。”

  制造业岗位普通工供应量下降

  相较于服务业,今年蓝领就业市场制造业的岗位暂未出现用工荒。赵建德称,由于制造业通常在农历元月里会规避大规模的生产任务,因此企业的用工荒暂时没有出现。

  不过,制造业根本性的用工荒还是存在的。“一方面,低端的普通工,其劳动力的供给在下降;另一方面,技能型工种培训的力度跟不上。这些因素导致 结构性的用工荒还依然存在。”赵建德说,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一方面上海要进行产业升级,这样对低端普通工的需求就会降低;同时,对技术工种要加大 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