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超脱”]

  然而,“价目表”背后所要求的“条件匹配”,相亲角里的不少父母一时难以“超脱”。

  记者在相亲角被问询——有家长当面问住址,得知是虹口区时,别有意味地说了一句:“太远了。”毕竟,在周围一些“牌子”上,有些家长还会把儿女身份证号码、婚房所在区域重点标注。比如蔡阿姨就写明,女儿“户籍黄浦区”。又有人询问记者工作地点,“静安区威海路”显然让对方满意不少,面色稍霁,再进一步了解学历等情况。

  人民公园相亲角内,家长用雨伞“晒”出的子女资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在人民公园还是虹口公园,仍然有不少打着相亲旗号出没的“红娘”。并非所有相亲资料都出自家长之手,一些噱头十足的资料也有可能是中介放出的“诱饵”。

  在人民公园相亲角的一部分家长,不知道网上盛传的“相亲价目表”,也不会用“鄙视链”这样的词汇,但他们心中的相亲这笔账算得比谁都清楚。有人非常在意户籍,曾有3名男方家长电话来询,只要记者在交谈过程中连续说了几句普通话,对方就会立刻停下话题,提高语调问道:“你是上海人吗?”

  老张觉得,这挺正常。过去3年,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思路给儿子寻找合适的姑娘:户籍所在地、年龄、学历、工作、身高、脾气性格、家长工作职务、家庭经济条件……算下来,大约有十几项需要考核的要素,但凡哪一个要素不符合,都有可能被老张“淘汰”,可综合考虑之下,又有可能让他对某些指标网开一面。其中奥妙,显然用一张价目表无法涵盖。

  老张举例,如果女方家长在相亲现场讲话很急很冲,他肯定不考虑,将来万一有什么事情要商量,连坐下来好好谈都做不到,怎么做亲家?家长脾气性格,成了意想不到的关键要素。

  听了老张的“门当户对”,吴松则说起在合肥读大学时的往事:“安徽大学有个英语角,去的女孩子比较多,慢慢演变成了相亲角,周围大学的人都会去。”让他饱受打击的一次,是一位聊得来的女孩给他留的号码竟然是空号;而下一个星期,吴松没有气馁,依旧踏入相亲角,他一眼就看到了心仪的女生在和其他人相谈甚欢。他把这种失落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功利”:在当时,安徽大学相亲角的一种风气是,女生更倾向于找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聊天,而吴松并不来自那里。 

  可或许,吴松心底某种程度上也设了“框框”。到上海工作后,他有时会“自我曝光”:“你听说过‘凤凰男’的说法么?我就是。”家在安徽芜湖农村的吴松,父母是地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