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有没有相亲价目表?记者“卧底”两大相亲圣地

  在上海的“相亲界”,吴松(化名)几乎算得上是第一代“网红”。5年前,时年30岁的安徽小伙子吴松,在上海的一场万人相亲大会上“一举成名”。他想出了一个新花招,以加粗加大的“聪明”和“老实”字样自我推广,字下是QQ号码。照片盛传网络,聊天软件的弹窗新闻里有他,报纸的版面上有他,他还成了一部名为《上海爱情故事》纪录片的主角之一。之后,上千位女孩发来的“好友申请”,排着队地出现在他的电脑屏幕上。

  可吴松至今单身,且他依旧在相亲。细算来,他已相亲12年。如今,他把各种“筛选条件”视为“条条框框的东西”,认为它们并不能建立起感情基础;要找到爱情并最后走入婚姻殿堂,“相亲不是捷径”。

  而反观最近,一张“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在网上疯传。“价目表”上,以未婚男女的长相、房、车、收入、户口、学历等,将人群分为顶配、高配、标配、低配、简配和不考虑;顶配无非高富帅和白富美,可“女博士”竟是“简配”,“属羊”的女性被列入“不考虑”之列……

  实际上,大可不必当真。相亲是个老话题,隔三岔五便成为热点。传统观念、功利心和毫无门槛的恋爱,在当下的中国,总在冲突和碰撞中寻求和解之路。可喜的是,无论“价目表”多么甚嚣尘上,被一叶障目的人总是少数,随着时代进步,相亲或为孩子相亲的人们,更趋温和理性——这也是身为90后的女记者,数次探访人民公园和虹口公园相亲角,既为采访,也“为自己相亲”的所见所感。

  [“价位”之外]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2005年起,成了由未婚男女家长自发形成的热闹之处。一到周末,中老年人小板凳、带好干粮和水,举着牌子、撑着雨伞,在公园小径上摆上子女的“条件”,静候佳婿贤媳,一坐就是一天,这十多年来数不清多少故事。

  7月30日,周日一大早,相亲角满是人。坚守两年有余的蔡阿姨却说“人不多”——“天气热了,人家不高兴出来。我今天9点到的,还能在遮阳棚下面找到位子,放到平常这块地方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若在往日,早上6点就有人来抢位子。老张便是6点来的,抢到了一处“黄金席位”,从人民公园5号门进来,稍一张望,就能看到他的摊位。当日天气很快验证了老张的英明之处。两场阵雨,在外躲避不及的家长们挤进遮阳棚下,带来的各种资料都没了施展的场所。

  7月30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凉棚下,站满了为孩子相亲的家长。

  能累积起这样的经验,老张自言是因为“在这里久了,看也看会了”。为了给儿子找称心如意的女朋友,老张断断续续来了相亲角3年,虽曾成功为儿子找到女友,可惜到了谈婚论嫁时却“崩盘”了,于是他又回到这里。像老张这样的家长,在这里并不是孤例。 

  记者以相亲者的身份,也守在门口凉棚之下,这里遮风挡雨,靠门口又近,来往人流最大。站在这里,意味着能见到更多诚心诚意而来的家长。即便记者没有摆出任何“条件”,也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注意。2小时间,询问者众,不乏真正表达了意向、互留联系方式的家长——至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并不确切。相亲这件事,“价位”之外,也要眼缘。

  如今,吴松上下班路上,也会经过人民公园。他还被在相亲角蹲守父母拉住搭讪过,可“一些女孩子加了我的微信之后,聊了只有两句话,就拉黑了”。聊天几乎还没开始,刚打了一个招呼就被拉黑,这显然不是因为吴松得罪了对方,“人家姑娘根本没有认识我的意愿,加我微信,估计就像完成任务,告诉父母一下,‘你看我努力过了,加过对方了’”。

  吴松觉得,“相亲价目表”和真爱没什么关系,“相亲只能帮助拓宽人脉关系,真正要从陌生人进阶到恋爱关系,最后走进婚姻殿堂,还得从头培养感情,外在的条件没办法帮助加速这个过程”。吴松总结了自己相亲12年的经验教训:要结婚,要恋爱,最后还是看自己。全方位,积极向上地去改变自己,可能才会距离结婚更进一步,“态度一定要积极”。

  “我以前都不敢和人说这么多话,今天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证明我胆子也大了,挺好的。”吴松对记者说这句话时,露出害羞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