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上海17处入选 这些工业遗产如何“活”在当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发布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上海共有17处工业遗产上榜,它们是:董家渡船坞、上海船厂、轮船招商局、上海浚浦局、外滩信号台、大北电报公司、上海中央造币厂(国营614厂)、工部局电气处(杨树浦电厂)、钱塘海塘工程、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杨树浦工场、英美烟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啤酒公司、工部局宰牲场、商务印书馆、中国酒精厂、天利氮气制品厂

专家认为,上海已具备由“文物、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道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同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下一步,应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工业风貌建筑、工业风貌街坊、工业风貌道路、工业风貌区。
上海两批上榜的工业遗产
第一批(6处)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外白渡桥
阜丰面粉厂
福新第三面粉厂
杨树浦水厂
东区污水处理厂
第二批(17处)
董家渡船坞
上海船厂
轮船招商局
上海浚浦局
外滩信号台
大北电报公司
上海中央造币厂(国营614厂)
工部局电气处(杨树浦电厂)
钱塘海塘工程
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杨树浦工场
英美烟公司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上海啤酒公司
工部局宰牲场
商务印书馆
中国酒精厂
天利氮气制品厂
■本报记者 史博臻
董家渡船坞、上海船厂、外滩信号塔……这些你通过阅读历史书而渐渐熟悉的名字,正以新的身份回归公众视野:工业遗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发布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这些遗产中,既有创建于清代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56项”“三线建设”项目;既有广为人知的造船、军工、铁路等门类,也有灯塔、烟草、供水等极少被关注的行业。
上海共有17处工业遗产上榜,它们都具有哪些特殊之处?而我们应如何保护与传承,才能深层次挖掘它们全新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