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跻身全球前三 将继续夯实枢纽门户功能,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

《新华每日电讯》7月12日刊载题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跻身全球前三 将继续夯实枢纽门户功能,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报道。  《新华每日电讯》7月12日刊载题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跻身全球前三 将继续夯实枢纽门户功能,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报道。

  新华社上海7月12日电(记者贾远琨 何欣荣)长江入海口,全自动集装箱码头昼夜不息;黄浦江两岸,高端航运服务机构争相入驻;一朵航运“数据云”,洞观全球航运市场走势……7月11日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前三,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下一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继续夯实枢纽门户功能、强化资源配置功能、聚焦科技创新功能,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

  交账之年 优异答卷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描摹了愿景。

  11年过去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如何?一系列权威统计数据,汇成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航运“巨舰”纷至沓来。

  上海汇聚了综合运力规模排名世界第一的中远海运集团、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装备制造商振华重工,以及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等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截至2019年底,全球排名前100位班轮公司中的39家、全球5大船舶管理机构中的4家、国际船级社协会正式成员中的10家、全球排名前5的邮轮企业均在沪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

  ——现代物流为全球网络提供重要支点。

  2019年,上海港连续十年位居国际集装箱第一大港地位,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全球第三,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如果将全球货流、客流按照活跃度绘制一张网格图,上海是其中最重要的支点之一。

  ——现代航运服务传递“中国声音”。

  除了硬件基础设施,上海的航运“软实力”不断取得突破。当前,上海的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总量全国占比近1/4,国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航运信息服务发展迅速,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风向标。上海海事法院和海事仲裁服务机构共同打造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相关服务全国领先。

  “在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历了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到硬件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并重的发展之路,基本建成了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建成世界前列的国际航运中心。”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说。

  开放作楫 创新为帆

  “上海将在参与国际航运事务当中实现开放融合发展。我们将致力于推动航运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促进航运与贸易、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技术规则制定,提高上海参与国际航运事务、服务全球的能力。”11日在上海虹口区北外滩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汤志平的一番话,点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密码所在。

  开放作楫。为降低国际集装箱中转成本,上海在我国率先启动启运港退税试点,降低我国出口货物的国际海运综合物流成本。落户于虹口的上海航运交易所,首发集装箱运价指数,填补国际空白,并逐步打造包括主要运输市场、“一带一路”、船舶价格等指标在内的“上海航运指数”品牌。

  依托上海自贸区建设,上海在航运融资方面大踏步前进。浦东新区航运办副主任董晓玲介绍,截至2019年底,上海自贸区累计设立融资租赁母公司1400余家,特殊项目公司近400家,累计运营飞机458架,船舶414艘。

  创新为帆。全球瞩目的洋山自动化码头2017年开港试运行之际,原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局长刘桂林感慨万千:“过去,百斤重的大包要码头工人一个个扛到船上;现在,码头设施实现了从‘机械’到‘机智’的转变,操作工从蓝领变成了白领。”

  创新不只体现在装卸作业,还体现在口岸通关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从2018年开始,上海口岸沿用近30年的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实行电子化试点,“无纸化”有望每年为企业减少4亿元以上的费用,还能实现24小时报送、提高报关效率,进而缓解交通拥堵。

  破浪前行 拥抱未来

  在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国际航运市场前景趋于复杂化。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还将继续扬帆。

  “应对疫情挑战,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必定要有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港口。目前,上海港和国际贸易的相关性达到90%。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国内贸易一定会大力发展,给上海港带来新的机遇。”谈及未来发展前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顾金山充满信心。

  持续推进的长三角一体化,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对象和重要基础,后者又推动了前者的发展壮大,两者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谢峰表示。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荣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航生产、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新动力。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汽集团宣布,企业自主研发的“5G+L4”智能重卡已经在上海洋山港启动准商业化运营,今年计划完成2万个标箱的运输任务。各方合力,将助力洋山深水港建设成为集智能驾驶、智慧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

  与此同时,今年5月揭牌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还将在国际中转集拼、沿海捎带、船舶法定检验等领域,推动更多标志性的开放创新措施先行先试。通过与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融合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破浪前行,迎接新的更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