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尚未出梅本周四又将“入伏”,今年三伏天共40天

  梅雨季尚未结束,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又要来了。

  7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气象局获悉,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2020年7月16日(庚申日)上海就将入伏,而且是“超长版”三伏,共计40天。

  气象部门介绍,伏是避暑之意,“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根据传统历法,初伏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中伏则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则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2020年6月21日进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7月16日跨入初伏,立秋为8月7日,由于夏至与立秋间有5个庚日,所以2020年中伏从7月26日至8月14日共有20天,加上末伏的10天,整个三伏天长达40天。

  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不过,伏天的长短和上海当年的炎热程度、高温日数多寡,并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据气象资料显示,2009年的伏天就有40天,上海在中伏和末伏都没有出现高温日;1999年的伏天也有40天,整个三伏天也没有出现一个高温日。

  虽然上海即将进入三伏,但何时出梅目前仍无定论。经过了7月12日的烈日高温后,梅雨带有所南落,13日开始又迎来了新一轮降水。

  据上海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梅雨依然没完没了。自14日夜间至16日,“暴力梅”将再度发威,上海又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

  自18日开始,环流形势有所调整,副热带高压有北抬趋势,上海气温上升。上海气象部门表示,一般来说,当副热带高压脊线北上超过北纬26℃,上海转为晴热少雨天气,就具备了出梅可能,但出梅与否仍需密切关注18日之后的环流形势变化。

  不仅仅在上海,14日至16日,长江流域都将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气象资料显示,6月1日以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已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未来3天的降水与前期重叠度高,需要特别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