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改征收中,有个术语叫“零执行”,指的是100%自主搬迁,没有一户司法裁决后强迁。在新中国建立后上海首个居民委员会的诞生地,位于黄浦区的宝兴里用172天创造了1136证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的旧改征收“新传奇”。传奇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本台记者胡旻珏昨天(14)再访宝兴里,答案就藏在每一次人与人的沟通中。请听报道:

  [40多年了在这里,现在拆了心里总归开心的,你看,我人也比以前精神多了。]

  再回老房子看看,68岁的居民倪龙扣一袭红风衣,显得格外精神。她的身后那间不足十平米的三层阁楼,她和老伴每天要沿着陡峭狭窄的楼梯爬上爬下。

  [8.8个平方米,就一个床、一个桌子,空间统统用足。钱拿好了后,我买在美兰湖,有电梯的,113个平方米。]

  旧改没来盼旧改,可当旧改大幕拉开,倪龙扣和这里许多居民一样,也有过各种各样的想法——安置房源在哪里?家庭矛盾如何解?早搬会不会吃亏?近一年里,为了解答居民们的一个又一个疑虑,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做得最多的,是“人的工作”。

  [刚开始开动员会的时候,我就跟他们都说了,如果家里无法协调的这种矛盾或者怎么样的,我来帮你们一块想办法解决,就是我们要做他的贴心人。]

  她清楚地记得,有位居民住在松江,居委干部上门每次来回坐车就要3个多小时。第一次,居民怎么都不让工作人员进门,大家就在门外等着;第二次,等得时间长了,居民有些不好意思,隔着房门说了几句;第三次,她打开纱门;十几次后,终于把居委干部请进了门;最后如期签约。

  徐丽华说,旧改政策是专业,但要让居民们听得懂、听得进,其实还在这人与人的“沟通”中。有时,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可以简单地一推了之;也可以带着他们一个个部门跑,一个个地方问,直到想通为止。

  [这个事情你要去找民警、这个事情你要去找物业,还有什么事情我带你到马路对面的征收所,我就帮你去找经办人,经办人不行我去帮你找经理。居委会就是站在居民的角度,你要多为他考虑。]

  一切为居民考虑,即使在旧改后期,宝兴里的民生服务工作也始终不停,像为老送餐、托老所等服务持续到最后一名老人搬家;尤其是疫情期间,居委会还为已经搬离的居民购买口罩。在黄浦区第四房屋征收事务所董事长郑宏坚看来,“零执行”的秘诀就藏在每一次的群众工作中。

  [以前有句话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其实政策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每家人家的工作的方法不一样,或者就是你为他选择一个比较适合他们家里的一个补偿安置的方案,所以对每家对每家人家采取怎么一个切入点,怎么样做工作,怎么样能够让他接受你,才是真正的“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

  在这基础上,宝兴里旧改总结出了群众工作“十法”:包括一线工作法、精准排摸法、党员带动法、危中寻机法、平等交流法、循序渐进法、钉钉子法、换位思考法、组合拳法和经常联系法。

  这几天,宝兴里隔壁的余庆里进入二轮征询。党员居民吉凤宝,每隔几天就要回“娘”家看看,宣传“阳光征收”,做群众工作,她的话,居民们都听得见

  [我现在是咨询师了,他们要来问我了,方案怎样,吃亏伐?我和他们说说,和他们分享分享。。。]

  在每一个新的旧改地块,宝兴里经验都在不断传承和延续。

  以上由记者胡旻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