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徐汇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用,标志徐汇“一网统管”建设迈上新台阶。区城运中心的大屏和“汇治理”的小屏实现联通,“一网通办”的海量数据赋能“一网统管”事中事后监管,徐汇初步构建起“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一云汇数据、一人通全岗”的城市治理体系。

徐汇城运中心正式启用
“请调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
11月4日,在徐汇城运中心,指挥员下达指令,充满科技感的大屏幕跳出相应页面。
信息显示,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地约4.3平方公里,共有一类风貌保护道路31条,优秀历史建筑231处、1074幢。
同时显示,3.0版城运平台试运行半年多来,共监管衡复风貌区内案件6400余件,其中,通过智能手段发现案件近1000件,法人库比对共发现72处街面店铺法人信息变更,提前预判装修行为21起……

新版“城市大脑”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非常强大。徐汇区城运中心主任宋开成介绍,面上,平台可以通过车载图像识别系统,判断路面破损及沿街立面的改动、非机动车乱停放、暴露垃圾及风貌区市政管理问题。点上,平台通过BIM建模、神经元感知设备,实时监控优秀历史建筑的震动、位移、倾斜、裂缝,为每一幢历史建筑“体检”。
建筑管理只是其一,城运平台还管平安、市场、民生等多个领域。
针对不同老人所享受的不同服务,城运中台系统把公安、民政、医保、卫健等四个部门3851万条关联数据共享联通,勾勒老年人及家庭“画像”,让服务供给方根据老年人具体需求精准服务,政府管理方也可实时查看情况综合监管。
升级版“一网统管”亮点纷呈
从“一网统管”2.0版上升到3.0版,徐汇用了一年多时间。
2019年3月,徐汇在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1.0版的基础上,率先启动“一网统管”建设,实现了“一网统管”2.0版上线运行。2020年初,徐汇区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的目标持续优化“一网统管”平台,制定“六个先行”整体工作方案,突出平台全域感知、全息智研、全程协同、全时响应等特点。
如今,随着区城运中心正式启用,3.0版“一网统管”在试运行之后也揭开面纱。
3.0版“一网统管”首先聚焦实战管用。从架构看,区级城运平台和大平安、大建管、大市场、大民生领域组成“一梁四柱”。区城运中心和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平战联动、昼夜衔接,形成了统一指挥、数据共享、实时调度、处置及时的城市运维体系。
其次,聚焦基层爱用。平台归集了市、区以及社会第三方数据,重点打磨平安指数、风貌保护、营商服务、精准救助、民意分析等应用场景,推动条块管理队伍向网格单元集中,实现“格中有人、人能管事”。2020年,全区通过移动端和智能感知设备上报的网格案事件分别较上年增加12.1%和34.9%。
再次,聚焦群众受用。疫情期间,徐汇火线开发“汇治理”疫情防控系统,累计访问次数破亿。同时开发“12345”热线智能感知系统,用数据分析代替经验判断,“12345”热线处置考评始终排名全市前列。
目前,徐汇区“一网统管”平台经受住了试运行期间的压力测试,达到了正式上线的标准和效果。
徐汇区区长方世忠说,徐汇区城运平台正式启用,标志着徐汇“两张网”建设站在了新起点。徐汇将开拓创新,努力打造符合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要求的一流城运中心,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