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多家餐厅超市暂未发现相关产品
■ 尚未列入国标检测项目
顺丁烯二酸
(俗称马来酸)
据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王全瑞昨日介绍,顺丁烯二酸,俗称马来酸,自然界中没有,是一种化合物,毒性中等。一般用于涂料中的绝缘物,或者作为原料生产农药。
王全瑞教授分析,这种化合物没有任何的营养价值,可能因为它无色,是结晶体,所以被人加入到淀粉中,意图增加食品的弹性和黏性,增加食品外观光亮度。另外,作为二元酸,它可以延长淀粉的保存期。但是这种化合物有很好的溶水性,与人直接接触会破坏人体器官的黏膜组织,并会损害人的肾脏。
根据欧盟评估,顺丁烯二酸在成人每天每公斤的可耐受量(TDI)为0.5毫克,换算一名60公斤成人,每天可忍受剂量为30毫克。

继“塑化剂丑闻”后,台湾食品再次爆出含毒食物。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市场上的关东煮和奶茶里的珍珠中含有顺丁烯二酸,俗称马来酸。
早报记者昨日走访沪上商家,暂未发现相关产品。
沪上甜品店:
“原料都产自内地”
昨日,早报记者在上海久光百货一楼“台湾美食”店看到有“河粉”出售。但该店店员表示,除了店老板是台湾人之外,店内食品的原料都来自内地。另外一家台湾甜品店产品主打芋圆,店员拿出一包冰冻芋圆,外包装显示,产品来自湖北,配料中有“精制淀粉”字样。
早报记者另外走访上海多家连锁奶茶店,店员均表示其“奶茶珍珠”系内地产,跟台湾无关。而 7-11中山公园店负责人称,关东煮“黑轮”只在台湾店出售,上海店内没有。家乐福等超市内的淀粉类产品中,也没有发现被台湾查获的品牌。
在2011年第三季度,上海市质监局就曾组织相关质检机构,对本市生产领域的淀粉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产品13批次,全部合格。包括上海恒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杨大师”珍珠粉圆,上海真味珍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真味珍”粉圆等。
此次抽查依据GB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要求。但检测项目中,并未包含有顺丁烯二酸。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王全瑞昨日表示,虽然顺丁烯二酸在性状上与淀粉很接近,但是检测起来非常方便,只要用相关仪器就能很快识别出。
淀粉企业:
“没听说过马来酸”
记者昨日联系了沪上部分生产淀粉制品的企业。上海贝德淀粉有限公司张经理表示,自己在这一行里做了这么些年,“没有听说过‘马来酸’”,并表示“在中国(大陆)应该没有(往里掺)”。
记者随后联系真味珍工贸有限公司、味美思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商,对方均表示没有听说过这种物质。
在采访中,郭冉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福海淀粉厂等厂商还补充称,一般正规厂商只会生产和使用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不会去添加违规物质。
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发现,网上有不少“马来酸”(顺丁烯二酸)的出售信息。仅在“阿里巴巴”上,记者就发现有近一百家厂家出售“马来酸”,产品信息一般显示产品外观为粉末,含量大于等于99%,用途则为“其他原料药”,出售厂商一般为生物科技公司或化工产品公司。但早报记者同时发现,产品几乎没有交易量,仅有少量询问。
在淘宝网上,早报记者也发现有十几家网店销售“马来酸”及相关产品,用途则有标注“科研实验”等,近期交易量均为零。早报记者尝试联系了部分店主,对方表示自己销售的“马来酸”仅仅是实验用的化学试剂,并表示人体摄入过量“马来酸”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