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惠性托育点已覆盖全市74%街镇 去年新开办托育机构231个,今年将再新增普惠性托育点50个

  ■本报记者 占悦

  数字:231个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大力建设普惠安全、托幼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新开办托育机构231个、幼儿园37所。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556个。2020年上海要继续加强托幼一体化建设,将新增普惠性托育点50个,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600个。

  2020年预算草案报告中也提出,要制定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建立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稳定保障机制。

  上海在2018年印发《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1+2”文件),建立由市教委等17个部门组成的上海市托幼工作联席会议,搭建了市、区、街镇三级联动的综合监管机制。市政协常委、市妇联副主席翁文磊说,从2017至2020年,上海连续四年把社区托育点建设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从而推动本市托育服务结构布局的优化。

  有了相关文件“保驾护航”,随后的“资源整合”是托育机构发展的关键。翁文磊认为,闵行区可以成为被全市借鉴的经典案例:自2018年开始,闵行区全面布局,从街镇选址,挑选有经验的机构入驻管理,在各方力量的配合下,实现了每一个街镇开设一家普惠性托育机构,“价格低廉、服务专业,这才真正解决了市民托幼需求,‘一街道一普惠’模式为双职工家长‘减负’,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起到促进作用”。

  事实上,2019年上海确实向孩子们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根据市教委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底,全市可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有680家,各类托育机构共提供托额2.81万个,大约可满足47%有入托需求的适龄婴幼儿家庭,全市74%的街镇有至少1个普惠性托育点。

  将孩子送入托育机构只是其一,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则尤为重要。翁文磊认为:“科学育儿,上海有一套经验——养育孩子,更是‘教育’家长。”上海目前已建立起“1+16+N”的0-3岁早期教养指导服务体系,全市16个区、900多个早教指导站覆盖所有街镇,适龄儿童家庭可以得到免费、就近的科学育儿指导;通过开展“育儿加油站”“亲子嘉年华”等公益活动、举办32场“科学育儿”大讲堂、提供“育之有道”App服务,年轻父母们可了解最新育儿知识。

  “幼有善育”切中民生工作的一大重点,但托育资源分布不均、服务收费差距大、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依旧比较突出。翁文磊说:“在上海中心城区,托幼一体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想要在寸土寸金的繁华之地拿出一定空间有些困难,亟须探索模式创新。”

  随着托育机构的发展,家长对于机构标准与管理的要求也逐渐增多;如何满足多样化、差异化需求,成为不少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委员王珏等人递交的一份联名提案建议,细化托育机构设置,可增加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管、周末“喘息”托管、微小园、家庭互助园等多种形式。

  无论是市妇联的专题调研,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观察,都发现在托育机构“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师资与规范存在“短板”。为了解决幼教人才紧缺问题,市人大代表陈崎建议,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同时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为不同层次幼儿教师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要让陪伴孩子长大的幼儿教师能够感觉到职业荣誉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