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动车总量超过600万辆 城市能控制拥堵吗 委员建议汇聚各部门、各领域相关交通数据,实现数据应用的规模效应

  ■本报记者 占悦

  道路交通管理是城市治理最基础的部分之一,一直以来都是超大城市治理的世界性难题。数据显示,上海机动车总量已超600万辆,市民出行需求持续增长,而道路总里程难有大幅增长,道路资源供需矛盾日渐加剧,以人力管理、粗放式管理为主的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已难以为继。

  昨天上午,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大会发言中,市政协常委陈臻介绍,市公安局正在探索智能化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系统(IDPS系统),以找到道路管理的新思路。

  作为上海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的子系统,“IDPS系统”通过整合现有交通设施和系统资源,提供一个可量化的监测模式,全量、实时感知人车等交通出行内容,科学测算路网承载力。该系统还以智能化技术模型为“地基”,动态分配路权、智能诱导交通、主动压降事故、有效控拥避堵。陈臻透露,“IDPS系统”预计今年3月起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部分区开展试点,10月前全面建成投用。

  在上海这类超大城市建设这样一套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没有成熟的先例可借鉴。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瓶颈:一是量大面广的外场建设,主要涉及对全市道路及标志标线等附属设施的排摸、上图,智能交通信号灯等检测设备的建设——这项工作是实现路网可计算、人车可测量的基础和前提,面广量大,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将极大影响系统建设进度;二是行业领域的数据接入,系统建成后,将接入公安机关掌握的车辆、驾驶员、卡口等基础数据,但要实现道路交通全域全量全时全要素认知,这些数据还不够,需要接入诸如出租车、公交等浮动车GPS定位,停车场卡口,高速公路ETC等交通数据,否则系统应用将受到很大局限。

  面广量大的外场建设任务,需要各方支持。陈臻建议率先试点的青浦、长宁、嘉定、金山等区及早启动项目立项申报等准备工作,抓紧落实配套资金,并全面推进道路及设施排摸和感知设备建设。他还特别提出,外场建设注重“利旧”,充分使用现有设施设备,以最小投入产出效益。

  “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接入的数据资源越丰富、越鲜活,系统功能的发挥就越充分、越精准。”陈臻建议在市大数据中心的牵头下,广泛汇聚各部门、各领域的相关交通数据,实现数据应用的规模效应。此外,他还呼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系统性建设,让智能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共享成果、实现多赢,共同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