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办个会员卡,手机号码就全世界都知道了!政协委员:上海应尽快出台个人数据信息采集和使用的制度规范

  每当碰到数据采集时,不少市民总会萌生一层担忧——“我的信息会不会就这样泄露了?”在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在所难免。市政协委员臧熹等人在今年两会上递交了一份《关于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过程中加强居民个人数据信息采集和使用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希望能够让居民更安心。

  从基本的证件号码,到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数据信息,都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基础元素。然而在政协委员们的调研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涉及到生物识别数据信息的采集,由于人员与技术的限制,仍旧存在较大的泄露风险,这深深影响了个人隐私。相关信息一旦有所差错,市民往往会叫苦不迭。

  政协委员们对此提出建议:居民个人生物识别数据信息采集应采取审批备案制度。凡是采集该类信息的单位,应向上级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进行申请,审批通过并备案后,才可进行采集。对于参与个人数据信息采集的公司要进行严格审核评定,还可以采用定期检查、飞行检查等新颖方式,将隐患“消弭于无形”。

  针对目前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委员们建议加强工作人员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强化管理措施。在此之前,招录具有数据安全管理和技术维护能力的专业人才尤为必要。同时,加强对个人数据信息采集和管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为了“把好关”,还要严格设定工作人员调阅、使用、管理个人数据信息的权限,做好个人数据信息使用的留痕管理。

  目前,全国各地尚未推出有关数据信息采集的法律法规。委员们认为,上海可以先行试点,尽快出台个人数据信息采集和使用的制度规范,明确各种流程与标准,最终才能为市民送上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