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快结束了是不是还觉得意犹未尽,小编盘点了冬季上海最美的那些小马路,将武康路、余庆路、湖南路、复兴西路区域老洋房串联起来,教你在欣赏落叶的同时,轻松体验文艺范,饱览沿途经典景点,趁着假期综合症的慢生活感觉,一起去看看吧!

  起点:百代小红楼

  小红楼建于1921年,是一座三层的法式小洋楼。三十年代,它被英国百代唱片公司收购,抗日战争期间,一度被日本人占有,解放后,它成为中国唱片公司的所在地,伟大的中国国歌就诞生在这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百代小红楼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浅笑

  2002年,在建设徐家汇中心绿地时,小红楼因其宝贵的历史价值而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徐家汇中央绿地唯一的一栋来自上个世纪的文化遗产。虽然小红楼完成了它作为唱片公司的使命,但随其保留下来的独特历史意义和它本身的高雅气质,仍然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

  “小红楼”以前并非如今的红色,而是外墙水泥呈灰色,但一眼看去就很大气。屋顶部分最有特色,坡顶分两折,上部陡,下部平缓,出檐比较深,檐下承以牛腿木托架,富有独特的装饰感。南立面东部的檐口还有个意外的“断裂”,老虎窗直接与立面连接,窗台下托以浓重的浮雕,这偶然出现的细腻装饰显然为“小红楼”增添了几分富贵气息。

  1935年,聂耳为影片《风云儿女》作曲《义勇军进行曲》,并在此录制了唱片。这首歌成为了我们的国歌。1935 年,冼星海在那里写曲;1937 年,周旋在那里录制《上海花》……即使走过60年的岁月,不少艺人仍对这座小红楼情有独钟。

  [贴士]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811号徐家汇中心广场绿地内(近余庆路)

  第二站:余庆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余庆路

  余庆路是中国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衡山路,长768米,宽15米到16米,原名爱棠路(Route Edan),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

  余庆路没有任何公交车的干扰,大多数时光,这条路上行人稀少,安静的道路两旁是成行的法国梧桐,两旁罗马式的阳台上,攀满了枝叶纷披的长春藤,洋溢着古老欧洲的典雅与浪漫。感觉中,仿佛来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乡。

  [贴士]

  沿途看点:设计共和、上海早晨

  地理位置:余庆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衡山路。道路全长768米,宽15米到16米。

  公共交通:若乘坐地铁,可乘10号线至交通大学站下;公交43路、50路、72路、93路、可至余庆路附近。

  第三站: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I.S.S Normandy Apartments)又称东美特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1842-1858号。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武康大楼 图作者:陈伯熔

  武康大楼是老上海滩“顶顶有名”的外籍建筑师邬达克的代表作之一。大楼的骑楼设计、通体的红色砖墙、转角挑阳台、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等,都有着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烙印。站在武康路和淮海路的交界处,抬头仰望武康大楼,狭长的三角形楼身“昂首挺胸”,好似一艘轮船的船头,正向我站立的方向缓缓驶来,不免让人产生“诺曼底登陆”的联想,所以也不难理解,武康大楼的旧称“诺曼底公寓”的由来了。

  摸索着找到了位于淮海路的大楼入口,走进大厅,竟然惊喜的发现,大楼电梯的上方依旧保留了“半面钟”来显示到达的楼层,这在上海已经十分少见了,颇有些穿越的味道。

  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位已经去世的老电影人孙道临,当年他住在404室。据说当年,孙道临经常站在窗台前练台词,周围邻居能依稀听见他清亮的吐字。就算不拍戏了,他也要朗诵,和老艺术家张瑞芳、秦怡他们一起,这一晃就是近30年。孙老先生还很喜欢在阳台种许多盆栽,绿油油的,与马路对面一幢洋楼周围青葱的草地连城一片,而那里就是宋庆龄故居。

  [贴士]

  交通:公交26、911、926路公交车至淮海中路武康路站下

  这里目前是私人住宅,禁止上楼参观,不过你要是和住在此地的老人聊天,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