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下午,“衣见如故——纺织技艺与数字时尚的穿越轮回”主题展览沙龙活动在上海纺织博物馆三楼科普教室举行。
沙龙由上海纺织博物馆研究部副部长张紫薇主持。
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中国处主任Dr.Daniel Brooker作为英方代表首先为活动致辞。他表示:“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与上海合作的历史悠久,上海是中国创意经济的发源地。过去六年中,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及其下属的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UKRI-AHRC)等与上海的合作伙伴开展了广泛的项目合作和活动,将两国的研究人员和创意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开发创意产品和技术、拓展新市场,并促进对英中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了解,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文化等发展。”
候任英国驻上海副总领事Barbara Amono-Oceng也激动得表示:“上海的现代时尚产业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中国工业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对负责任的可持续时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这反映了中国市场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日益重视。这次的展览不仅促进我们两国之间的文化和创意产业交流,还将促进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时尚产业。”
东方国际集团下属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伟明作为中方代表为本次展览致辞。他特别讲到:“今天的展览是我们(中英)双方开展长期合作的重要热身活动。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中英合作的巨大潜力,进一步拓宽两国民间交往渠道,便利两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往来,深化文化、教育、纺织、时尚、非遗、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携手开创更好的未来。”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贾一亮在之后关于博物馆和展览背景的分享中讲到:“展览看似是让观众看服饰、看面料、看纺织非遗技艺,但实际上,非遗技艺也好,计算机技术也好,都只是手段,是为了更快、更好的达到目的。而目的,永远只有——人。增强时尚项目团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这个展览,是想为更多的观众打开这扇窗。”
在贾馆长的分享最后,上海纺织博物馆发布了为“衣见如故——纺织技艺与数字时尚的穿越轮回”专题展览特制的公益数字徽章。徽章通过中西方纺织文化元素的重组搭配,表达了中英双方在纺织技艺与数字时尚上的交流与合作,寓意通过数字技术,探索时尚与纺织领域可持续化、慢时尚化发展,传承非遗价值和匠人精神。
该枚公益数字徽章,是上海纺织博物馆“衣脉相承”系列数字资产发行的首枚藏品,主体是中国丝织物构成的小篆体汉字“衣”,底纹则采用了展览中数字时尚技术的重点载体——苏格兰哈里斯花呢织物。正在阅读本文的读者也可以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免费珍藏一份特别的数字资产。
英国赫尔大学艺术学院沉浸式设计教授江洋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的增强时尚分享。她为大家讲解了本次展览通过VR技术和互动视觉效果的运用,将展览从静态变成动态;用三维时尚设计和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来展示数字虚拟时尚的进步与发展;还通过服饰投影十余种不断变化的模拟内容和视觉效果循环,来展现中英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同时吸引观众的好奇与重复访问,以推动更多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机会。
在江教授的分享中,上海纺织博物馆综合部副部长赵莉君作为模特为大家进行了哈里斯花呢设计师作品的快闪展示。
在江洋博士的精彩分享之后,大家又跟随江博士的指引和讲解,一起走进专题展览,一起走进科技与时尚的新世界。
《衣见如故——纺织技艺与数字时尚的穿越轮回》结合了来自英国和中国时尚、纺织和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学者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如何使用数字沉浸式技术在时尚与纺织可持续性发展当中的运用,用更为年轻人所接受的数字技术来推动可持续时尚的理念,推动与强化时尚与纺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改变消费者观念,促进时尚与纺织领域可持续化、慢时尚化发展,传承非遗价值和匠人精神,促进消费转型。此次展览集合了来自中英两国设计师的近80件服饰,展现了在新时代下繁荣发展的中英两国传统文化与高科技数字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