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第五届CIOC不动产数字化峰会于线上成功举办。本届大会分三个篇章:“Re: Explore 探索-政策与实践”、“Re: Construct 建构-数字化开发”、“Re: Innovate 创新-数字化运营”。多位行业专家及领导共论不动产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易居企业集团执行总裁、克而瑞集团CEO 张燕发布了《2022不动产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深度解读不动产数字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整个不动产行业现在已经形成了不动产开发和不动产运营两条并行条线。不动产开发条线以住宅开发为核心,包含投资、建造、营销和整体的大运营。不动产运营条线是开发商在寻找第二曲线以及探索多元化布局的过程中,逐步沉淀形成的六大核心场景,包含了商业办公、产业园区、物业、租赁、康养、文旅。这六大场景的数字化发展程度不一而足,但是基本上都有比较清晰的核心落地应用。除此之外,在整个数字底座的建设过程中,除了技术平台之外,数据中台中的数据治理也是今年主要的着力点。
近五成TOP50房企已完成内部系统贯通,AI+等智能化技术开始落地应用
从不动产开发侧的数字化应用发展水平看,大部分TOP50房企目前处于从信息化到数字化递进的过程中,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现ERP、财务、人力、OA等内部系统和数据的贯通,2022年接近5成的TOP50房企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建设。同时,虽然智能化应用覆盖面只有12% ,但是增长幅度达到了50%,智慧建造领域的AI+审图、智慧营销AI+模型判客等方面的应用开始落地并初见成效。
例如,万翼科技开发的AI + 审图系统,累计为企业客户审出问题超 58 万处,避免了潜在损失近37亿元;华发的一站式AI 线上售楼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国五大区域30个城市,150个项目,平台通过AI提供潜客线索、系统主动完成大部分简单的客户跟进工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减轻负担,提高获客效率,2022年实现新增获电50万+,成交占比 12.72%。
TOP50房企整体数字化投入下降近10% ,提升客户服务力成房企数字化建设首要目标
受行业环境影响, TOP50房企整体数字化投入在经历了连续的增长以后,2022年首次出现了下降,幅度接近 10%。其中,央国企投入保持微增长、头部民营房企投入放缓、中部民营房企投入明显缩减。
从数字化战略目标来看,2022年“提升客户服务力”超越“降本增效”成房企数字化战略首要目标。今年房企销售端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如何在销售端通过数字化能力的落地和运作提高销售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成为今年以及未来两到三年内的数字化核心战略目标。同时,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也会是房企未来持续的核心数字化战略目标。
TOP50房企数据治理覆盖比例提升26%,数据治理团队中一线业务人员平均占比达 34%
从头部房企不动产开发数字化场景覆盖情况来看,营销数字化和大运营数字化已成标配。数据治理今年重视度也大大提升,相比去年的覆盖率增长了26%。
过半数的TOP50房企已经成立了专职数据治理团队。从数据治理的团队构成来看,一线业务人员平均占比达 34%,由此可以看出,如何更好地理解一线业务人员的需求,赋能一线业务运营也是今年数据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数据治理工作中,一线业务人员从数据准确度、及时性、业务流程梳理等多方面推动数据治理。
从数据治理现状来看,头部房企数据治理建设整体成熟度较低,目前在主数据、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标准建设模块初见成效,但是数据质量、数据资产等模块建设依然有大幅的提升空间。
数据治理人才匮乏是制约房企数据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八成头部房企表示数据治理高级人才严重缺乏。在整个行业当中,既懂业务又能够理解数据应用和技术的人员都相对稀缺。不动产行业应该尝试更多的通过与成熟的数字化治理服务商深入合作,快速提升数据治理水平。
投资数字化建设面临数据瓶颈,过八成TOP50房企投资模型亟待升级优化
今年房企在投资端的变化非常大,首先整体房企投资逻辑由规模化、扩张化转向精细化、深耕化发展,同时对于投资项目的容错率更低。一方面房企裁撤了大量的投拓团队人员,另一方面提升了对于投资数字化应用的依赖度。在投资数字化的长期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可靠的数据源一直是核心痛点之一,同时房企的投资模型也亟待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升级与优化。
随着土地出让政策与投拓市场的变化,投资数字化建设逻辑也在不断升级迭代。投资数字化建设逻辑1.0最开始是以“群”和“面”为主,基于城市群的选择,横向对比各个板块优劣性以及风险,现在逐渐由最初的中宏观需求开始往“点”方向的地块锁定发展,形成“点”“面”“群”结合的2.0投资数字化建设逻辑。再往前迭代的投资数字化建设逻辑3.0核心在于,除地块锁定之外,还能够将地块、客研、产品三者结合,辅助投资决策,这也是克而瑞投策和精准投资系统中的底层逻辑。
TOP50房企过半布局智慧工程管理,建造数字化标杆实现降本增效
在建造数字化场景中,TOP50房企主要数字化应用模块集中在智慧工程管理、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成本清单级管理平台和BIM应用设计平台。整体来看以上几个场景的覆盖率都不高,覆盖率最高的智慧工程管理也仅56%,但是每个场景中都会有亮点案例,核心目标都在降本增效。
例如,金茂搭建的智建居工程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对工地进行远程监控,加强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进一步管理,提升工地管理效率。平台实现工程现场质量智能监测、安全施工、低碳施工、智慧运维管理;已覆盖300余个项目,年数据量20万余条。
中海、华润等企业基于自身的集采价格优势和丰富的建材供应链管理经验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助力企业实现降本提效。其中,中海领潮供应链平台平台注册采购商2000多家、供应商700多家;上线190多个品牌的13万+商品,累计实现销售订单额逾23亿元。
华润置地生产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生产数字化整体线上化率达90%,成本数据统计自动化率提升到95%;而润材电商人数减少65%的同时,业务量较系统上线前增长近2.45倍。
旭辉通过搭建成本管理平台,实现管理颗粒度从科目级提升到清单级,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集采能力。旭辉 CIFI清单管理平台实现了编制招标清单提效30%,编制参考价提效25%,清标分析提效70%。
TOP50房企聚焦数字化客户运营平台建设,客户信息分散、转化率低为首要难点
今年营销数字化成为TOP50房企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销售承压,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使得房企对于线上的数字化营销平台依赖性有所提升。
超过八成的TOP50房企聚焦数字化客户运营平台和全渠道获客平台的建设。数字化客户运营平台的建设主要通过自动化标签管理、对客户分层运营,输出精准客户画像,为精准营销提供支持,最终赋能业务增长。
营销数字化客户运营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多系统客户信息分散、线上获客转化率低、数据结构一致性较差、数据质量差、客户活跃度相对较低等方面。
从营销数字化的效果来看,一线城市线上自渠建设效果更显著。非一线城市效果不理想,面临着线下洗客、用户习惯线下沟通、公域渠道流量有限、智慧营销触点少等难点。
在相对艰难的形势下,部分头部房企搭建的智慧营销运营平台效果显著,例如保利云和+全国直营购房平台2022 年线上自然渠道成交近100 亿,节省渠道费用超2 亿;中海的幸福家智慧营销运营平台单项目沉淀私域流量客户160万+,开展线上活动2600+场,获客56.9万组,节省线下活动费用数千万。建业数智化营销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数字营销线上成交金额占同期认购金额的25%。
TOP50房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突破 70%,62% TOP50房企通过数字化大运营降低重大经营风险
大运营数字化场景中,截止今年,76% 的头部房企完成了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如数据标准定义、采集、清洗等。而30% 房企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16%房企实现了数据驱动经营决策。
从大运营数字化建设成效来看,七成左右TOP50房企通过大运营数字化系统,高效梳理核心业务数据指标,拉通主数据、预算、成本、销售、工程等系统,实时获取项目土储、供货、销售、库存、回款、结算等数据,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决策效率。
同时,通过实时分析节点预警、利润偏差、资金支付等经营预警指标,优化风险管控能力。2022年62%的TOP50房企通过数字化大运营显著降低了企业重大运营风险,将风险事项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商办、物业数字化成熟度较高,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加速
纵览不动产运营侧数字化场景,商办和物业目前的数字化建设成熟度较高。商办数字化聚焦在会员营销、能耗管理、运营管理等核心场景,但是面临着多系统难融合的痛点。物业数字化聚焦基础物业服务、业务运营管理的场景,数据质量不高是主要难点。产业园区数字化聚焦园区管理、招商、资产管理等场景,智慧招商数据不足是主要痛点。目前产业园区数字化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但是成熟度还有待提高。租赁数字化过去以单个租赁物业的运营管理为主,随着整个租赁市场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租赁场景也逐渐借助数字化赋能客研、产品设计和定价等业务场景。但是面向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且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数字化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对业务的支撑。康养数字化更加关注看护、健康管理等场景,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化设备存在适老化不足等现象,加上缺乏基础数据整合、数字鸿沟等问题,康养数字化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文旅数字化发展时间较早,但由于业态多元化、运营流程复杂等特征,数字化建设发展也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主要聚焦在客户营销和业务运营管理场景中。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