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位科技专家和1个组织,授奖总数比2019年度减少33项(人)。在授奖数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上海获奖总数、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各自获奖数量占全国总授奖数量的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且首次同时牵头摘得“三大奖”高等级奖项,体现了上海科创策源功能“硬实力”和创新生态环境“软实力”。

  市科技奖励中心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基础研究成果。2000年度至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仅授予13项成果,而且有9年出现空缺。此次,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赵东元主持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可谓含金量十足。这是上海时隔18年再获此殊荣。

  上海牵头获得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领衔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研制出首台国产3.0T磁共振整机产品,打破国外垄断,重构了高端医疗设备国际产业格局。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罗利军主持完成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历时21年,建立了基于扩大遗传基础的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技术,解决了我国籼型杂交稻米质欠佳,优质与高产、高产与抗病的矛盾等问题。

  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研究,从国家战略到社会民生,上海科学家取得的一批新成果,正引领多个领域逐步实现从跟踪迈向引领、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跃升。请听报道:

  走进上海农科院内的上海市农业基因中心种质库,一排排高高的货架上,巴掌大小的锡箔袋按特定编号有序摆放,每一个锡箔袋内都是一粒粒有着各自秉性的种子,共93个科360个种23万多份种质资源,其中,水稻遗传资源的数量居全球第一。在这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带领团队历时20多年,破解“水稻密码”:

  [水稻里面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就是新品种,它能生产更多的粮食,或者它的米质品质会更好,对病虫害抗性会增加,农药使用会减少。育成一个品种很关键的东西就是种质资源,所以品种对粮食安全的保障是很大的]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共享利用,国内共育成了327个水稻新品种,仅既可以像水稻一样在水田节水栽培,又可以像小麦一样在旱地种植的节水抗旱稻系列品种就达29个。而原创上海的这些种子早已服务长三角地区及江西、湖南等多省,还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国家相继开展了试种示范。

  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上海科学家还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创新上持续发力。长期以来,我国高场磁共振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上海联影医疗科技通过十多年的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研制出我国首台3.0T磁共振系统,打破国际垄断。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深切体会到,从理论到工程应用的产学研医的全链条创新,是重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国际产业格局的底气:

  [如果我们去买,买过来就已经决定了我们落后了。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出来还要做得好。然后我们自己做磁共振的全部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就是不想被卡脖子]

  近5年,项目研发的系列高场超导磁共振产品已经进入一大批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联影医疗已经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5T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并已经推入临床测试阶段,有望服务脑科学等重大前沿科研需求。

  基础研究扎得越深,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越宽广。上海科学家深谙其道,也甘愿为此默默坚守。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团队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功能介孔材料研究,并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新思想,共创造 19 种新型介孔材料,全部是以 FDU(复旦大学)命名,这是中国基础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信:

  [其实基础研究我也做了20多年,我觉得第一敢尝试,有大胆的想法,然后一步一步(通过验证)走下来。现在,我们其实还在深入(研究),能不能做夜体(介孔材料)。第二个我们也想到把自己的成果转化成为社会服务的产品]

  经过不断压缩成本,赵东元团队已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开展大规模制备,应用于能源催化剂、绝缘材料、隔热材料、超级电容等领域。

  国家科技奖的闪亮成绩单是上海尊重原始创新、追求前沿科学、重视国际合作、呵护创新人才的一道缩影。近年来,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接连落地。最近,上海又宣布将在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正如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所说,上海又在为下一次创新策源的“起跳跨越”蓄力:

  [重点在探索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实施项目专员制度、改革人才和成果评价制度、建立容错机制等方面开展探索,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

  以上由记者李雪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