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到社区活动中心参与花样跳绳、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图书馆和博物馆研学,近年来,上海从政策制定、资源供给、服务保障等方面打通校内外育人环节,对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打造“全链条式”校外教育体系服务。请听报道。

  在长桥街道文化中心广场,有一个三点半后花样跳绳开放式授课项目,周边学校的学生放学后“随到随跳”。同学们还可选择武术、越剧等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马春梅介绍,2018年,长桥街道就成立了社区教育校际联盟,并推出58个活动项目推送给辖区内的中小幼学校。

  [我们有对接机制,社区和学校有座谈会,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我们根据需求配送课程,中间有满意度调研,后期有项目调整,保证活动的质量,项目的受欢迎度。学校提出新的需求的话,我们也会纳入或者吸引更多的这个社会第三方来提供优秀的课程,让孩子们受益]

  “双减”在学校全面推开后,闵行区浦汇小学的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越来越丰富。这几天,孩子们课余生活的主题是“探春”,或在校园里植树护绿,或到“小精灵农场”当个小农人,学校的劳动科创馆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地方,五年级的蒋斯源说:

  [我最喜欢的是船模和织布机的活动。让我们自己做一些模型,一些小船还可以自己带回去做展示,而织布机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接触织布,觉得很有趣很新奇。]

  浦汇小学校长张蕊说,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形成共享,今年将以“劳动进校园”带动浦江劳动教育学区化联盟建设。

  [从今年开始每个月都有相应的主题,深入到每一所学校,联合开展相应的项目启动或者是相应的展示活动,就是做到月月有活动]

  前几天,南洋初级中学的全体七年级同学在钱学森图书馆7位教育专员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完成“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钱学森的人生选择”“探索战略科学家钱学森成才之路”等主题研学路线与课程。钱学森图书馆综合事业部部长傅强说,这些活动都是充分体现了馆校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合。

  [举例来说,数学老师他是带领同学们研究钱学森手稿中的数学公式,物理老师是在场馆中进行一场空气动力学的小实验,语文老师就是带领同学们来排演一出关于钱学森的微话剧等等,我们这样的活动既是在进行校外教育服务资源的供给,同时我们也在探索新时代校外教育育人体系的一种新的可能]

  以上由记者刘康霞报道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