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吃得营养又不容易胖呢?邱俊特别介绍了上海运动员在疫情期间的营养小贴士:
要有充足的优质蛋白。以60公斤体重计算,每天至少保证以下优质蛋白的摄入(其他运动员按体重适当增减):鸡蛋(1个)+各种动物性食物(相当于1个掌心的禽畜肉类+1个半掌心的鱼虾贝类)+奶类(1杯牛奶+1杯酸奶)+豆类(适量)。还有丰富且充足的蔬菜水果。包括400到500克不同颜色的蔬菜,至少2到3个种类(叶菜类、根茎类、豆类、茄类、菌菇类等);200到350克水果,相当于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1根大香蕉。
日常经常运动的朋友,可以参照这个营养小贴士,根据不同的运动强度,合理饮食。建议运动前2小时吃正餐,运动后马上补充碳水化合物,注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运动量较小的朋友则可以借鉴小贴士的营养配比,适当减量,保持日常的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还有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打疫苗。
今天是2020年4月25日,我国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宣传主题为“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在医学史上,疫苗可是个大功臣。天花曾经是全人类的死对头,18世纪时,欧洲有5亿人感染了天花,天花还跟着殖民者跨过高山和大海,让毫无天花免疫力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死亡近半、美洲印第安人几乎因此灭绝。 18世纪末,世界上第一种疫苗——牛痘出现了。经过200年的普及,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经被消灭。 还记得小时候大夫喂我们吃的小糖丸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小儿麻痹症疫苗。1988年全世界的小儿麻痹症患者还有35万之多,今天已经不足500人,这跟接种疫苗密不可分。 疫苗还摘掉了咱们“乙肝大国”的帽子,30年来感染率从10%降到了1%,你说厉害不厉害?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抓紧时间研制新冠疫苗。在今天的访谈中,张文宏透露,中国目前有两个疫苗研发进度走得比较靠前,一个是中生集团研发的灭活疫苗,已经进入二期临床研究,之后马上要进入三期研究;另一个是抗疫女英雄陈薇教授团队研发的载体疫苗,处在一期临床研究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入二期研究。中国目前有六条研究线路齐头并进通向“罗马”。
张文宏表示:“今天上午我看到美国也有一个重组基因疫苗开始进入二期研发了,大家都是你追我赶的。”但是,不管世界上哪个国家先研发出疫苗,对世界抗疫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38)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