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全面建成 将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方案,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全面建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

  根据方案,到202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基本建成。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功能框架与制度体系全面确立,综合交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华杰介绍,接下来,按照提升能力、完善功能、优化布局的要求,要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打造“虹桥国际会客厅”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伟利介绍说,目前虹桥商务区已经汇聚380家总部企业, 41个特色园区,商务效应显现。

  从面积上来看,虹桥商务区体量达到250万平方米,相当于再建了一个陆家嘴。作为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虹桥商务区还有280万平方米的地下城,约等于19.5个人民广场。

  他表示,今后,虹桥商务区还要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预计还要有3000家核心企业入驻,才能形成核心效应。”另一方面,要扩大进博会效应,打造开放共享的平台。“目前国家会展中心每年有60个大展,今后,我们要依托展会,建设一批常年展示交易的平台。”

  此外,陈伟利表示,虹桥商务区要进一步增强辐射功能,做好互联互通;释放改革红利,促进要素高效流动;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他介绍,“十四五”期间,会强化推进虹桥机场更好联通浦东机场,全线贯通崧泽大道等,打造联通国际国内的综合交通门户。

  陈伟利说,要拓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通国际的领域和渠道,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在虹桥商务区共同打造长三角各城市“虹桥国际会客厅”。推进虹桥国际机场在苏州、嘉兴等地建设虚拟航站楼,“一站式”提前办理出关、乘机手续,提高交通出港便利度。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依托虹桥商务区推动高端商务、会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持续深化长三角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创设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

  根据规划,还将创设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大力吸引专业性、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在虹桥商务区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为境外高层次专业服务人才来华执业及学术交流合作提供签证、居留、永久居留便利,支持经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凭其持有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创办科技型企业,并与中国公民享受同等待遇。试点设立招收面向全国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吸引全球一流高校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项目,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昆山杜克大学等国际合作教育样板。

  据悉,未来虹桥商务区将构筑总部经济集聚升级新高地。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发展。设立长三角企业商标受理窗口,推动企业办理事项跨区域“一网通办”。在企业入驻服务、人才落户等方面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支持中央企业设立功能性总部、研发类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同时支持对外资投资性公司放宽准入限制,给予金融、人才、通关等方面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