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索]上海文学馆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开放

  虹口区新闻办介绍,上海文学馆开工并计划于2024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沪上将再添文化新地标。建成后的上海文学馆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由“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1幢新建建筑组成。开放后,在主体建筑外,还将集城市更新、历史保护、商业复兴于一体,延续城市风貌的边界和街景,保留现存历史脉络,打造成为有海派特色的城市体验空间。详见↓

  几经论证,上海文学馆选址文化资源丰富的虹口——这片区域不仅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南邻北横通道,地铁10号线四川北路车站,距离外滩800米,距离陆家嘴2公里,更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群星璀璨之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虹口工作,鲁迅先生的最后十年在此度过,茅盾先生的笔名在此诞生,在这里曾掀起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热潮,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向,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记忆中的重要篇章。

  主体建筑(新建筑)的设计方案,根据所属风貌保护街坊的特征,更注重新、老建筑之间的呼应和融合,并在外立面中注入红色元素的表达,在体现虹口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让时空与时空交流和互动起来。

  未来建成后的上海文学馆,会成为一个宣传上海、宣传上海文学、中国文学的极好平台,也能让全世界各地作家、翻译家,更好地了解上海、了解中国。同时,将会注重充分发挥文学馆的综合作用,不仅使它具有良好的展陈、保存功能,更使它能在进行文学研究和普及教育、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让上海文学馆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国际文化大都市水准、吸引人们近悦远来的文化空间。

  上海文学馆将以国家一级文学馆为建设目标,以上海文学史料等文物资源研究为基础,突出展示海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实现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将成为汇集全球文学艺术资源,追思前贤、启迪后学、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不久的将来,上海将拥有一座记载、研究、讲述自身文学历史的博物馆,一个满目琳琅,字字珠玑的精神家园。

  上海文学馆项目中有三栋老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原名赵家花园(扆虹园),是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孙中山先生曾三次到访,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闻名的公共空间。

  此次上海文学馆所在区域总开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融合当代海派文化的创新元素,打造集中展现海派文化创新发展成果的活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