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黎娜,人称“扁豆姑娘”,生于泥城长于泥城,如今是家乡青扁豆产业的带头人。她的父亲王红刚,此前是当地有名的“扁豆大王”。曾经,王红刚带领上万农户将不为市民认知的小小扁豆成功地做成了一个上亿元的大产业。
2004年,王红刚成立了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将泥城扁豆的从乡间集市卖到市区,还一步步打开了华东地区的销路。在他的带领下,当地1万多农户靠着卖扁豆致富。他们把自家新盖的楼房称为“扁豆楼”,把新买的汽车叫作“扁豆车”。

王黎娜回忆,父亲是这个产业的带头人,她也见证了扁豆在泥城的从无到有,扁豆又是如何从农民的手中对接到市民的手中。“我们老农民好在种了扁豆,种水稻啊或者种别的,收入真就是没有的。”
从幼时起,王黎娜就跟着长辈们穿梭在扁豆地里,与扁豆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岁左右,她就和妈妈一起收购,跟着打下手,至今脑中的画面感依旧强烈。
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毕业两年后,王黎娜就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回家乡种扁豆。对于这位高材生的选择,老乡们都说看不懂。但王黎娜有自己的考量。

“他们觉得银行工作那么好,但我觉得,自己银行岗位空出来的,会有很多的人都可以去顶上,替代性很强。但是我现在这个岗位,愿意做的人少,另外一个,我也是看到都市现代农业的一个发展前景。”

学过管理的王黎娜把现代都市农业的理念引入合作社,她为青扁豆申请品牌、注册商标,设立农产品结算中心,为合作社松散的管理模式建立制度。
2015年夏天,扁豆得了“菌核病”,大片枯萎,种植户几乎绝收,王黎娜请来农科院专家帮忙,才找到病因和应对之策。原来,以前扁豆种植好后,旁边的土都是裸露的容易受外界影响,而现在,用黑的锄草布把它覆盖起来,杂草不生,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
之后,王黎娜专门去攻读了农学硕士学位,并组建起一支高学历的青扁豆种植队伍,研究提升扁豆的口感、质量和抗病害能力。新研发的“红刚三代”青扁豆,产量比“二代”提升超过7%,每亩收成能增加近1400元。而且,这种扁豆也经得起放,一般能储存四、五天。

如今,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半径 已经辐射到浦东多地。王黎娜感叹说,“农村真的是一片很广阔的天地,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是可以去探索,我觉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王黎娜说,对于十年前的辞职决定,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十年来,她带领14000多农民,年产销青扁豆3.73亿元,做到了上海97%、华东地区70%的市场份额,让更多本地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她也期待,今后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和她一样,扎根在农村这片热土上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