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浦江附近出现野生小天鹅

  本报讯(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昨日,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野保处获悉,11月14日,有观鸟者在闵行吴泾的浦江园区域池塘发现一只落单的小天鹅成鸟。当时,它自东侧黄浦江方位飞进浦江园池塘,并在其中觅食。观察发现,这只小天鹅体羽整齐洁净,体况良好,觅食状态正常。

  近十年中,小天鹅极少进入上海内陆地区,仅在2013年1月在淀山湖区发现5只小天鹅。

  据悉,小天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冬候鸟,在长江口主要栖息于滩涂湿地,以取食海三棱藨草球茎为生,因此在上海集中分布于崇明东滩、横沙东滩、九段沙和南汇东滩。

  上世纪50年代,小天鹅在长江口越冬区域很大,主要分布于崇明岛西北部、北部沿江滩涂和东滩。自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由于崇明岛西北部和北部滩涂围垦,迫使小天鹅向东滩转移,并形成当时全国最大的越冬种群。1987年至1988年冬,在崇明东滩越冬的小天鹅估计数量达到3500只。此后,随着98大堤和01大堤的修建,干扰了原本栖息于东旺沙和团结沙的小天鹅越冬,致使小天鹅数量逐步减少。

  上海自2005年开始对沿海及内陆湿地的水鸟集中栖息地进行监测。初期结果显示,在上海地区越冬的小天鹅主要集中于九段沙和南汇东滩,最大越冬数量在数百只。近年来,随着崇明东滩保护区对互花米草的治理和修复区生境营造工程的开展,适合小天鹅栖息的生境面积不断扩大。

  近三年,在崇明东滩保护区越冬的小天鹅数量逐年上升,2019年至2020年冬季的单次最高数量达到560只,而全上海的小天鹅越冬数量极值可达千余只。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