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中小学2012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本市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初中除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可举行期中、期末考试外,其他学科只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
按照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不得进行全学区、全区县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包括学业质量监测);四至八年级不得进行全区县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区县若要进行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得超过1次,且只能随机抽样监测,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得超过本年级的30%。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联考或月考。>>>>详细
学校在课程实施中,不得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或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且未刊有准用号的书本资料(包括教学用书和教辅材料),不得擅自使用未经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境外原版(或改版)的教材。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近年来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一个十分时髦的提法。起跑线在什么地方?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谁也说不清,但起跑线竞争一再提前却已成为现实,由此引发的择校热高温不退、学生压力与日俱增等问题积重难返。上海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抑制择校热,而小学期中考试的取消,也是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一大进步。考试从量上来说减少了,但是“质”上还需学校老师多下功夫多动脑筋。上海中小学招生的面谈已经舍弃关注证书,转而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因此教育也应该给孩子更多时间动手、动脑、交往、感悟。
上海中小学生的减负道路已经走了十几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谁也不希望看到减负的结果是让学生们“越减越负”。
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坦言,现在学生作业负担重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市教委将出台《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来引导教师合理设计作业。尹后庆说,下一步减负的重点是在于减去那些无效、低效的作业。
2012年2月7日,市教委发文从教育内部严禁中小学违规竞赛考证,学校招生递交学科等级证书的一律退回。
截至目前,中小学阶段经许可的全市竞赛活动主要有数学、英语、科技和艺术四类,小学阶段没有全市性或区域性的学科类竞赛和考证活动。
2011年12月26日,上海市教委昨宣布撤销两办公室并停止相关等级考。2012年上海中小学入学将全部网上报名,并且拒收各类考级证书。
市教委透露,取消通考办是向社会发出的强烈信号:中小学不得以学生证书、成绩来评判好坏,要降温考证热。
去年年底,市教委叫停了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星级考试。然而,“上外3E少儿英语水平测试”近日又悄悄现身本市英语培训市场,引来不少家长“围观”。有心人发现,其承办方之一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水平测试中心,更名前叫做“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正是星级考的主办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