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人失能全家焦虑”,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增设在职子女照护老人年假
来源:上观新闻
“一人失智失能,全家焦虑不安。”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缺口和短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对此十分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他准备提交一份提案,针对进一步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快完善我国城乡失智失能老人养老照护体系建言献策。
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76亿人,与2018年相比净增900万人,人口老龄化、老龄人群快速迈入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十三五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为老服务事业,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为老服务相关的法规政策,在部分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部分城市还为老人进一步提高了养老服务补贴标准。然而随着老龄化、高龄化加速,失能老人总量也在快速增加,目前已达4000万人,完全失能老人超过1000万,给养老服务供给带来新挑战。
与一般的失能老人相比,由病理性失智所导致的失能需要更多专业化、有温度的24小时护理,居家护理往往需要专人。“现在的‘倒金字塔’型家庭成员结构下,年经的晚辈要上学、上班,大多家庭只能是老年人甚至高龄老人护理失智失能的老人。”曹阿民发现,即使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按定级提供一定时间的居家上门照护,但对不少家庭来说,照护老人仍然是体力和精神的双重煎熬。
曹阿民指出,失智失能老人最需要专业康养机构进行托底性支撑,而现阶段能提供的专业养老床位远赶不上快速增长的需求。目前,条件较好的商业性康养服务机构收费高,只能满足小众需求,绝大部分城镇老年人仅靠退休金经济上无法承受。部分地区养老为老服务尚处于空白或起步低水平阶段,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亟须全社会的关注。
为此他建议,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失能、失智失能老人养老照护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研究逐步将失智失能老人纳入普惠性、专业化养老照护机构的可行性。
“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增设我国在职子女照护老人有薪年假制度,方便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在年迈父母突发疾病时随时请假陪同就医和照护。”同时他建议,推进投靠子女的城市非户籍常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政策创新,在养老及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规划实现逐步考虑包括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现实需求。
曹阿民认为,要进一步夯实社区对养老的重要桥梁支撑作用,加强长护险试点地区以及全国其他地区养老照护人员的体系化、标准化、专业化培训,完善国家以及行业服务质量评估和向社会发布体系,完善照护人员有预期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稳定的专业资格评定制度。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建设和运维的财政支持力度,将农村地区经济再活化、加速要素流动和养老为老服务事业一并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