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时监测,一键求助!委员建议为沪上老人配备智能手环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在进一步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过程中,帮助老年群体迈过“数字鸿沟”?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上海捷鑫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桃旭提出建议,社区可以给老人配备定制的智能手环,实时监测身体数据,一键即可求助。

  上海是我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目前,上海户籍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518.12 万人,占户籍总人口 35.2%,该比例较 2018 年年末的 34.4%提高 0.8 个百分点。

  “我们在城市数字化过程中,可能也会碰到某些数字鸿沟,老年人更容易成为弱势群体,推动数字化城市进程中不能拉下他们。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体现着上海城市数字化的的温度。”章桃旭委员表示,目前上海市有些街道已经先行为独居老人安装新的智能门磁,一旦超过设定时间未开门,后台就会响起预警。

  在他看来,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最先进的、最高大上的技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针对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群,我们应该设计简单易操作的设备,为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便捷和实用的帮助,这对他们来说将是喜闻乐见的。”

  作为信息技术高级专家,章桃旭委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个可行性建议。例如,社区可以给老人配备定制的智能手环,可以显示时间、步数、心率。遇到困难,老人只需一键按键求助,设备可自动向后台系统报警,数分钟内社区工作人员和保安就能及时赶到现场救助;设备也可以实时监控到老人心率,跟踪位置定位等。

  再如,传统银行卡支付可以增加语音识别等功能,以方便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使用数字化支付功能。“像银行卡语音技术,就是传统的银行卡技术,配合语音识别就能解决,非常方便。”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