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15+8+14=浦西⇌浦东!过去/现在,你用哪种方式过江?

大桥飞架、隧道穿越、地铁飞驰,浦江两岸往来成坦途。
小布在其秦线的摆渡船上看到,四五十个乘客,加上四五十辆电瓶车,只占了轮渡底层一半还不到的面积,当年百万人次乘轮渡过江的场景只留在了记忆中~今天,小布就带大家一起来回顾越江交通的大变迁。

4座大桥
横跨浦江,为浦东浦西之间机动车提供越江服务的有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和徐浦大桥!




第一次做成的五层“奶油蛋糕”
上世纪90年代,浦东的改革开放让跨越浦江的交通设施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不仅建成了黄浦江上的首座斜拉桥——南浦大桥,还建设了上海市第一座5层互通式立交桥——罗山路立交。
罗山路立交是杨浦大桥过江交通的咽喉,立交南北长940米,东西长1336米。立交往金桥方向的匝道是最高一层——第五层,往杨高路方向是第四层,第三层为内环线浦东段杨高路车道,第二层地面为杨高路车道,第一层地下通道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道。
隧道股份上海路桥(前身为上海城建第一市政)承担了罗山路立交项目的工程建设。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总承包一部副总经理王炎明,时任上海城建第一市政浦东公司质检科科长。他介绍说,1992年9月10日,罗山路立交桥打下第一根桩,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连接杨浦大桥,并确立了与杨浦大桥同步建成通车的目标。历经386天,于1993年9月28日提前优质建成,打破上海开埠以来互通式城市道路立交桥“零的纪录”,同时对杨浦大桥越江后的交通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罗山路立交周边,昔日的农田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可王炎明谈到当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当时道路交通还是平交,学校里面学的就是要造立交来改变城市交通和城市面貌。我自己也一直有这样造立交的梦想,当时俗称做‘奶油蛋糕’,实际上从罗山路第一座立交开始,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一层一层的,终于做成了一个五层的‘奶油蛋糕’。”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