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浦东新区教育局共同主办,上海古凡交响乐团承办的浦东戏曲进校园《名家戏堂—大家谈艺 品味国粹》“青春的力量”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袁媛老师走进浦东周浦第二小学,与师生们分享她的艺术心得,带大家一起踏上一场奇妙的旅程,去探索充满魔法和魅力的“黄梅戏”世界。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着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黄梅戏以其独特的唱腔、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故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袁媛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徽省劳动模范,也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的副团长,她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在黄梅戏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她不仅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还致力于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为培养新一代黄梅戏演员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多次参与央视戏曲晚会,随侨联出访欧美各国。
袁媛从10多岁开始学习黄梅戏,在父母的鼓励支持下,走上了学习黄梅戏的漫漫长路,因此她也鼓励在座的同学们:自身有什么兴趣爱好都可以大胆去尝试,尝试之后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就可以作为爱好去坚持,甚至可以作为专业去学习,只要自己开心和热爱,都可以一直坚持往前走。黄梅戏和上海十分有缘,自然有美丽的邂逅。就像两个好朋友一样,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相遇了,形成了非常好的友谊。上世纪50年代,黄梅戏是非常年轻的剧种,当时的戏曲演员包括第一代宗师严凤英和王少舫老师准备好剧目向全世界展示戏曲魅力,那时正值全国戏曲大会演,就像一个大舞台,会邀请各地的戏曲剧团展示自己的风采。当时黄梅戏剧团在安徽合肥,袁老师所在的剧团也收到邀请,就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期待来到繁华的上海。
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就像宝藏一样,藏着非常动人的故事,比如著名的《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在黄梅戏角色中,旦角、生角、丑角和净角,每个角色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们有着自己的性格、情感和故事。这些角色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人生百态。谈到什么是匠心精神,袁媛老师说,同学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喜欢唱歌就多唱,喜欢跳舞就多跳,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多了解黄梅戏,和爸爸妈妈一起进入剧场观看黄梅戏演出,还可以学一些简单的小唱段、小身段,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在袁媛老师动情的讲述里,同学们和黄梅戏有了一次非常亲密的接触,从当天的这场讲座里不仅认识了黄梅戏,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匠心精神,了解了袁媛老师以及那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是怎样从一个热爱戏曲的种子慢慢发芽、茁壮成长,有恒心、有毅力,一步一步成为了表演艺术家。讲座最后,袁媛老师希望大家”铭记匠心 践之于行”—一起来做文化的传承者。


浦东戏曲进校园《名家戏堂——大家谈艺术 品味国粹》取得了累累硕果,名家名师讲堂走进校园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5年来辐射了全区数万名师生,受到师生们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赞誉以及好评。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