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16/w550h366/20241120/9bc9-179a32b8b3cc46421b0a608d9419e52c.png)
11月,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携手《卷宗Wallpaper*》联合举办“理想的开始”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时尚艺术展。来自国内外的时尚、艺术、商业、社会及教育行业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共济一堂,通过讲座与圆桌讨论,探索时尚创作与商业传播等行业的互动联系,共话时尚设计的未来之路。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300/w550h550/20241120/feef-4e38cb228f4e8877e66cfcc4c77d5876.png)
开幕仪式上,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傅巧玲热烈欢迎国内外时尚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和企业嘉宾的到来,并对中国美术学院及其时尚设计学院在时尚设计教育领域的新布局和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自豪。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300/w550h550/20241120/9600-39e0b39596f3e7b06e940050eec56d12.png)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凌雅丽表示本次会议的举办,旨在搭建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时尚设计的未来。并以此为契机,展示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在时尚教育和设计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及其对行业发展的积极贡献。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300/w550h550/20241120/9dcd-6409d5511bdd8a939ee6042866fca6c5.png)
如今,全球时尚教育进入新世纪,随着AI应用突飞猛进的变化,对未来时尚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带来了重大影响,对此,国内外的专家教授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凌雅丽强调了时尚作为流动艺术的重要性,她认为时尚设计教育应紧跟数智时代的步伐,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精神的新一代设计师。PARSONS帕森斯时装学院前院长、Nike 前创意总监Simon Collins特别提到了AI技术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认为这是未来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央圣马丁时尚设计研究生预科系主任、本科时尚设计印花系高级教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女装设计课程研究生导师 David Kappo则进一步补充说,除了技术之外,设计教育还应注重伦理道德和持续学习,以培养出全面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时尚设计师。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05/w550h355/20241120/67fe-47c53202d43916acdf254adea577d87f.png)
此外,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前校长、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前院长、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Helena Hyvonen从北欧时尚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激发学生激情与创意的重要性。她认为,时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这需要行业内外的紧密合作与交流。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AI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主任,数字艺术家于朕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跨界经历,认可母校对于学生培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他表示知识共育时代的多领域混合发展,与AI共同进化成最完整的关系,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和探索不同的路径。提倡利用专业特长探索时尚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机遇。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01/w550h351/20241120/c370-c8d0ac30203fc18b15a007d4e4404106.png)
时尚不仅仅是衣物和潮流,还是传达生活方式、美学及文化价值观的媒介,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时尚是如何作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带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升维, 时尚与传播、艺术与商业,时尚让城市更美好。
上海时装周组委会秘书长、上海服装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吕晓磊就个人二十年执掌上海时装周的经验, 详细介绍了上海时装周在推动城市国际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她指,上海时装周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人才和商业活动,还通过展示时尚的广泛影响力,为城市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ACTIVATION PR总经理包一峰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上海时装周的成功在于其能够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同时提供差异化的选择,满足不同时尚设计群体及品牌的需求。
canU参聿可持续平台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崔丹分享了自己从杂志主编到倡导可持续时尚平台的创建历程。他强调产业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关系,并介绍了自己参与的项目“情感衣旧”,他致力于通过策展和展览推动可持续时尚的发展,强调从产业链到市场链的影响,并借助个人经验和人脉资源推动公众对可持续时尚的关注,传达了自己的美学与文化价值的同时, 也失去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Ontimeshow创始人顾叶丽和晨风(江苏)时装有限公司、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张霄鹏则从产业园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时尚产业链的建设与升级。他们强调了产业对时尚人才培育的重要影响,并介绍了各自时尚园区在时尚人才培养、研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核心优势。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设计师的成长和城市时尚文化的繁荣,也为中国时尚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02/w550h352/20241120/7a4a-7a527a8f043def4d345ee59e04efbdaf.png)
时尚品牌应该如何利用创新的手段和技术,重塑品牌形象?如何抓住消费者建立起深度的情感连接?歌力思集团事业合伙人、集团董事兼创意总监王笃森深刻阐述了品牌力重塑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中。他强调,品牌力的重塑不仅要依托品牌原有的核心DNA,还需紧密结合当代的消费语境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精准预判。王笃森特别指出,品牌力重塑的核心应当聚焦于产品本身,而非仅仅停留在品牌形象的层面,因为消费者最终决定购买的还是产品的质量和特性。此外,他分享了歌力思在推进品牌国际化和构建多品牌矩阵方面的宝贵经验,涵盖了收购国际品牌的策略以及探索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王笃森认为,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精心挑选具有潜力的优质品牌,并构建一个强大的品牌矩阵。
意大利设计师Pietro Ferragina强调了品牌重塑过程中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明确品牌的未来方向和市场定位。他指出,中国设计师虽然起点高、机遇好,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自六年前加入波司登以来,Ferragina助力其转型,显著提升了品牌的商业价值。他特别强调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波司登通过持续研究消费者需求,投入产品研发,成功实现了品牌重塑。
《卷宗Wallpaper*》编辑总监邓圆也介绍了卷宗杂志在多元设计领域的关注点及其对年轻设计师的支持。她强调了杂志跨学科的实践策略,并指出时尚设计行业与其他领域的共创潜力。
LABELHOOD蕾虎联合创始人Tasha Liu强调,中国年轻设计师品牌需要通过创新来对抗时间价值积累的品牌资产,稳定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她指出,品牌重塑并非短期目标,而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Tasha Liu还提到,蕾虎平台帮助设计师与商业建立联系,提供各阶段所需的服务,尤其在电商发展的背景下,助力设计师开设线上旗舰店。她认为,设计师需保持独特的个性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并善于利用网络工具与通路。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16/w550h366/20241120/c846-a84b99d86c34a3b846193c607638427b.png)
成功的设计师品牌们们相聚一堂, 站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中国时尚创意者如何在自身文化中塑造身份并与艺术、生活和设计相融合,处理时尚艺术创作与商业及社会价值的复杂关系,并在国际上展现独特声音?
HAIZHENWANG品牌创始人兼创意总监王海震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并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创新和重塑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Masha Ma 品牌创始人兼创意总监Masha Ma和Rui Built 品牌创始人兼创意总监周睿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路径。Masha Ma强调了设计师在提供解决方案和关注女性魅力方面的重要性。周睿探讨针织创新和身体解放,Penultimate 品牌创始人兼创意总监高翔主张东西方文化融合,陈殷珏则强调面料设计的灵活性。这些观点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服装行业的认识,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16/w550h366/20241120/f646-c5e0fa0565f58f1545f36a94be89627b.png)
会议还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让与会者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心得。现场气氛热烈,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众多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全程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时尚设计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如爱尔兰诗人叶芝名言, 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Simon Collins先生发表了题为《选择你想要的人生》的主旨演讲,强调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激情是成功的关键。没有激情,就不可能在艺术、摄影、时尚设计等领域取得成就。 同时也道出,时尚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时尚行业不需要更多的品牌,设计师应拥抱可持续发展,倡导循环经济的概念,鼓励设计师多参与二手市场和旧物修复这一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有意义事情。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575/w550h825/20241120/4726-f63d4688b291f622a295680c91c6744c.png)
《时装设计研究生预科教育的哲学》时尚教育家David Kappo提出了以创意过程和自我认知为核心的时尚教育理念。他强调,时尚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创意潜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而非单纯传授知识。David介绍了其实验性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并通过学生案例展示了教学方法的独特魅力。
![](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16/w550h366/20241120/3bc2-c6e55655c021acde79fd3b18750c304b.png)
在互动环节中,Kappo回答了关于绘画与时尚关系、时尚教育的商业化、对中国学生的建议、AI在时尚设计中的作用等问题,强调时尚教育需关注创意过程和自我认知。他的观点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响应,为时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肉比特(Roubit)数字工作室主理人梁文华介绍了工作室的理念,强调数字艺术与生态学的结合。他展示了城市野地生态研究和虚拟服装项目,探讨了数字技术在时尚品牌运营中的应用。会议还展示了太平鸟集团与美院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时尚设计与商业需求的平衡。姚瑶在线分享,《数字化在国际时尚市场的落地及未来可能性》。
太平鸟副总裁欧利民先生以《时尚品牌的运营模式》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时尚品牌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运营之道。欧利民分享了太平鸟在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强调了数字化在提升效率和消费者互动中的重要性。
![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与太平鸟就产学研的合作签约仪式](https://n.sinaimg.cn/sh/transform/116/w550h366/20241120/d7f7-c87937fab69ed65c78627b4d2abc9d40.png)
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海燕教授在闭幕致辞中的强调,时尚设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技艺精湛和审美高超的设计师,更是引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确立自身的理想与价值。通过产学研的合作, 以前瞻性的视角和独立创新的精神,应对快速变化的时代与市场需求。
面对未来的时尚设计教育与发展,她表示,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在全国时尚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始终与社会各界保持紧密联系,积极推动时尚设计与商业需求的平衡。她鼓励和祝福每一位设计学子,在数字化浪潮中保持对文化与艺术的敬畏之心,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为中国乃至全球时尚产业的繁荣书写自己的才华,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