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友谊源远流长,丝绸之路促进了中阿的文化交流、商贸流通。目前,中资服务类企业‘出海’的前期准备工作需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孙建平日前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发展前景与策略研讨会”上指出。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发展前景与策略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发展前景与策略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办,是“五彩海上”2025系列活动之一,展示了该中心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的积极作为,旨在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深入合作提供新的契机与平台。

  孙建平强调,本次研讨会,基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重要性与广阔前景,需聚焦三大合作关键点:中东对新能源与绿色科技的发展需求、科技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机遇以及跨境电商的无限潜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有勇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有勇

  研讨会上,来自学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发展”话题发表演讲。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有勇探讨了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文化交流。中沙开展了多领域文化合作,中沙高校、研究机构和智库学术交流不断,文化旅游合作潜力巨大。他指出,中沙文化交流在数字文化、教育学术、文化旅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机遇,但也面临文化差异、政策壁垒等挑战。

  “文化的交流会助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王有勇指出,很多阿拉伯国家学者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切实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十分重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钱学文表示,沙特阿拉伯目前正处在发展的窗口期,这为中沙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企业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上海禾诗家化妆品公司总经理宋小虎讲述了自己长期在沙特阿拉伯的投资经历。“沙特阿拉伯政府鼓励外资投资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他认为,沙特阿拉伯市场潜力大,消费群体年轻且购买力强劲,这些都为中国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

  据悉,沙特阿拉伯拥有全球规模较大的工程承包市场,中资企业参与了交通、能源、住房、机场、港口等多个大型建筑项目。浙江建工国际公司高级经理王逾认为,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企业在沙特阿拉伯市场的强劲竞争力,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博世凯学院院长何荣逸博世凯学院院长何荣逸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到阿拉伯国家求学,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阿拉伯国家投资创业。”博世凯学院院长何荣逸介绍。最近几年,阿拉伯语的培训需求不断攀升,中国可以在科技方面,尤其是AI新技术、制造业等领域助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

  阿联酋驻上海总领事馆专员吴根福概述了阿联酋近30年的巨变。近年来,阿联酋鼓励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为吸引外资,阿联酋推出税收优惠、投资保护等政策和便利措施。他指出,阿联酋的多元化发展和国际合作潜力对中阿贸易关系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沈跃萍指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上的高度互补为深化经贸合作开辟了无限前景。

  上海博世凯文化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海银着重介绍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丰富合作机遇与广阔发展潜力。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深化了他们对于中阿合作发展的认知,还为双方未来的合作路径与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