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 “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第一期建设的收官活动,小荧星艺术团和沪喀石榴籽合唱团的学员代表齐聚小荧星梦剧场,举行了2024年度成果展演交流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不但展示了自己半年的学习成果,“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团长,来自喀什融媒体中心的小麦老师;“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指导老师,来自小荧星的张妮老师;以及“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小荧星的学员代表,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

  此次成果展演交流活动,是小荧星2024年沪喀青少年艺术基地建设项目的一次总结和回顾。项目作为2024年上海市文化润疆的重点项目之一,近半年多的建设过程得到了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在台集团的指导和资源扶持下,艺术基地积极发挥“石榴籽”效应,通过”重点培训“、“以练带教”的模式结合,为喀什当地建设了首支专业少儿艺术合唱团体。

  艺术共创 以“歌声”建立情感桥梁

  此次“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不仅前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东方明珠、上海木偶剧团等上海的重要文化地标,来到上海百年品牌老凤祥体验了上海非遗文化灯彩的制作,还和上海小荧星艺术团的学员一起,完成了艺术作品的共同串编。经过短短3天的排练、学习,在活动现场一曲重新改编的《爱的大森林》唱出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和梦想。

  在这短短一周的交流过程中,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排练,分享自己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喜爱。而“音乐”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好的桥梁。

  展示交流活动现场,小荧星艺术团合唱团的蒋宜芸告诉记者,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但是当地小伙伴对于音乐的热爱,让他们之间有了很多的共同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不但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儿童歌曲和音乐,新疆的孩子也教他们唱了当地流行的儿歌,只要说起了音乐,他们之间就好像一下子没有了距离感。

  文化共通 以“美育”实现文化交流

  作为2024年度上海市文化润疆项目中重要的青少年美育项目,小荧星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打造,在喀什当地组建了首支“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这半年以来,小荧星派出进30位专业老师及专业运营人员,6次往返上海和喀什,累计公里数超过21万,为新疆当地的孩子以及老师带来了近百个课时的艺术培训。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荧星张妮老师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为核心挑选了6首歌曲,让孩子们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张妮老师说,看着孩子们在教室里一起唱着用古诗文改编的《小池》,互相之间热烈的讨论,放学了还要迫不及待和爸爸妈妈分享的场景,第一次真实感受到“传承”两个字有了画面。而在此次的交流过程中,孩子们也通过文化地标参观、红色场馆打卡、非遗文化制作,亲身感受了文化传承的魅力。

  而这也正是小荧星设立“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的初衷,通过儿童美育学习,形成家庭美育传播,形成潜移默化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浸润,最终文化的“软着陆”,让更多爱我中华的“种子”成为增强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火种”,开辟文化润疆的新途径、新模式。

  经验共享 以“学习”促进阵地拓展

  此次“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的13位学员代表可以说是收获满满,除了排练,他们还参观了小荧星艺术团,观摩了国际少儿艺术节的现场演出。在这一过程中,陪同的小荧星老师们还跟“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团长小麦老师分享了艺术团的常规运营模式。

  其实在整个沪喀石榴籽少儿合唱团的建设过程中,作为上海城市名片、儿童艺术培训领军企业的小荧星根据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文化润疆指导思想,结合自身教育优势,突破单纯的课程输出模式,着力于沪喀艺术教育的阵地建设和当地师资梯队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小荧星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教育资源及教研优势,不但为孩子带来专业化、系统化的声乐艺术教学。还以教师培训为核心,通过教学方法分享、专业能力提升、运营方法指导等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内容,为当地实现“社会美育“培训的自我造血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