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销售占全天比重超三成

  在消费力分布方面,上海不同辖区的消费额呈现出一定差异性。浦东新区夜间消费额占比最高,达23.0%,其次是闵行区、黄浦区、静安区,崇明区夜间经济总量增速最快。上海全市夜间活跃商圈呈多点网状布局,其中,迪士尼商圈夜间消费总额最高,占前15位商圈消费总额的13.3%,陆家嘴商圈位居第2,占比10.9%。

  随着人们夜间娱乐生活进入常态化,传统夜间消费稳步复苏,新兴多样化消费方式增速加快。数据显示,KTV、酒吧传统夜间消费均较去年同期呈现回升态势,新品类消费引领夜间经济增长,其中颜值类消费同比增长233.0%,增长速度最快,宠物和密室消费成长为夜间新消费增长的主力业态,分别增长99.3%和72.7%。

  夜间购物消费已变成上海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以及提升城市活力和消费升级的新引擎。报告数据显示,上海重点实体商业企业夜间销售、客流占全天的比重均已超三成,并呈现逐月上升趋势。其中,美衣、美妆、美食是夜间购物的首选。市中心商圈聚客能力较郊区更强,静安嘉里的“安义夜巷”、BFC外滩金融中心的“外滩枫径”集市在购物节期间分别吸引了140万、150万人次参与,成为上海夜间经济的新名片。

  加强顶层设计丰富供给

  近年来,纽约、伦敦、巴黎各大国际大都市均注重深挖并创新服务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供给,为世界性夜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

  报告分析,著名国际性大都市在夜间经济发展中具备以下特征:首先是夜间消费内容多样化,注重深挖并创新服务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供给;其次是发展规划更加系统化,在发展夜间经济时善于通过规划引领、错位竞争来保证夜间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再次是管理配套服务体系化,例如开设夜间生活服务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改善夜间交通、保障夜间安全等;最后是综合管理、行业自治成熟化,比如成立夜间工作委员会、夜间联席会议等组织等,实现对夜间业态的精细化管理。

  发展夜间经济四措并举

  对标国际发展经验,报告建议,上海发展夜间经济具体措施包括四方面:第一、丰富业态供给,培育夜间经济服务消费新亮点。应注重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发掘特色资源培育消费新热点,聚焦重点区域出台鼓励政策,为业态创新提供条件。第二、加强规划引导,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消费场所。应着力打造夜生活地标商圈、“一街一主题”特色夜生活街区及社区夜生活消费空间。第三、优化政府服务,完善城市夜间服务运维体系。应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强夜间经济综合配套保障及宣传推广。第四、加强行业自治,推动夜间经济有序发展。应支持成立夜间经济行业自治协会,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发布发展报告,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和美团主办,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协办,静安国际美食嘉年华活动也同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