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二:首次解析人源黑皮质素受体4,有助于抗肥胖症药物设计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报告显示,全球肥胖症患者自1975年以来已几乎增加了三倍。我国成人和儿童肥胖率以及因肥胖导致的经济成本上升非常显著。同时,肥胖症也增加了其它并发症的患病风险,如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病风险。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在肥胖症药物靶点研究上获重要突破,首次解析人源黑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与环形多肽配体SHU9119复合物2.8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该成果以《Determination of the Melanocortin-4 Receptor Structure Identifies Ca2+ as a Cofactor for Ligand Binding》为题,于2020年4月24日凌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
领导这项研究工作的Stevens实验室专注于多肽配体调控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及与肥胖症和代谢类疾病相关受体研究。
黑皮质素受体4(MC4R)主要在下丘脑中表达,参与控制食物摄取,能量消耗,体重维持等。实验和临床证据也表明,MC4R是肥胖症治疗的重要靶点。但针对MC4R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药物研发一直充满挑战。
通过与密歇根大学Roger Cone实验室以及南加州大学合作者的共同努力,研究团队最终解析了人源MC4R与环形多肽配体SHU9119复合物2.8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
研究团队发现钙离子(Ca2+)结合在MC4R正构结合口袋中,同时与受体及候选药物形成相互作用,这也是首次观察到功能性Ca2+与GPCR的结合模式。同时,他们发现Ca2+有助于稳定受体-候选药物复合物,并使内源性激动剂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α-MSH)的亲和力和效力分别提高了37倍和600倍,但Ca2+对内源性拮抗剂刺鼠相关蛋白(Agouti related protein, AgRP)却无类似的作用效果。
“MC4R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蛋白分子,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故事。MC4R-SHU9119-Ca2+复合结构让我们第一次揭下了MC4R的神秘面纱。”于静说,“将对活化状态的结构、MC4R与G蛋白、与其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同源/异源二聚体形成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PI/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赵素文认为,MC4R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黑皮质素信号机制的理解,有助于针对这一受体设计抗肥胖症药物,对于有肥胖症遗传倾向的人而言这些信息尤其重要。
上海科技大学Stevens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于静为文章的第一作者,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Raymond C。 Stevens和密歇根大学Roger D。 Con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是第一完成单位。
这项工作由上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iHuman研究所的Raymond Stevens与赵素文团队、密歇根大学的Roger Cone实验室以及南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展,得到了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市政府和GPCR研究联盟的支持。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