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正在给上海的农业带来哪些变化?位于崇明岛东部的一个世界级“植物工厂”——中荷农业创新园目前已开启试运营。超过20万平方米的半封闭型智能玻璃温室中,黄瓜、番茄、彩椒和生菜等蔬果将实现智能化和标准化生产。

  穿上工作服,走进玻璃温室。记者看到,首批小黄瓜已经有不少挂在藤上,很快就将迎来采收。这里的农民,更像是工人,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站在升降机上工作。黄瓜藤的下方是一排排白色圆柱形风筒。工作人员张伶俐介绍,温室根据崇明的气候条件,匹配了智能化的供热和降温系统。升降机下方的白色轨道其实也是加热管道。

  [这个管子里是走热水的。我们那边有三大锅炉,它是烧天然气,烧了热水就从管道里面走,上面的光也是补那个热量的,同时也是补一个光照。]

  好收成离不开前期培育壮苗,这里拥有潮汐式的移动苗床灌溉系统,每一棵黄瓜苗都长在长方形的岩棉上,实现无土栽培,通过一根直达根部的黑色滴管,实现精准滴灌施肥,每棵植株的水肥营养获取一致度能达到95%以上。张伶俐说,未来华为的5G智慧农业技术也将在温室中得到应用。

  [主要负责控制我们整个温室大棚的一个温度、湿度,还有二氧化碳的含量,实时监控到作物的生长环境,或者水管泄漏都会有一个报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我们的消费者能看到大棚怎么在运作,他就更容易买我们的产品。]

  在温室外,有一个10万立方米的大型雨水收集池。上海由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祁胜平说,崇明的气候条件好,雨季过后才建好的池子现在已经收满雨水,可以供应全年的灌溉:

  [水源是来自天然雨水,然后通过过滤、调肥处理。无土栽培它多余的水,种植槽两侧有个沟,收集、消完毒,然后再循环使用,也是符合一个循环农业的概念了。]

  祁胜平说,他们将通过优选品种和标准化作业、来确保蔬果的高品质:

  [下一步番茄、彩椒就要进行播种,我们预计在(明年)1月底左右整个项目整体完工,然后在春节前能全部进入运营阶段。]

  由由中荷农业创新园是一个样板,崇明正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动农业高科技的运用。区农业农村委产业发展科副科长邱源介绍,全区已经建设了1万亩蔬菜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了规模化签约基地全覆盖。

  [帮助蔬菜的规模化基地,减少人工的投入,同时也能降低化肥的施用量。另外我们也积极应用农业物联网的设施设备。采取AI技术,自动识别农事当中操作,减少种养环节的投入,推动崇明绿色生态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以上由记者盛陈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