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师生,今天该返沪了!多地明确:暂缓开学
返校的三条硬性标准
8月9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明确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有三条硬性标准:
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
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截至8月15日,已经有多地对于是否如期开学,给出了明确说法:
南京:暂缓开学
在今天召开的南京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介绍,南京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9月1日暂缓开学返校。在南京市全域均转为低风险满21天后,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开学返校,具体的返校批次和时间安排,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后,会提前三天向社会公布。
9月15日前,在宁高校不安排返校,可按秋季学期的校历安排线上教学,在南京市全域均转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返校。
技工院校参照执行。校外培训机构、婴幼儿照护机构恢复线下集中培训照护活动的时间待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开学返校后另行确定。
郑州:延迟开学
郑州今天通报,根据教育部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的要求,结合郑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原定8月25日开学,时间延迟。在报道教学方面,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在延期返校期间实施线上报到,线上教学。
8月31日前,完成高一新生、初一新生线上报到、分班;
9月1日,高中、初中所有年级以及小学2—6年级,启动线上教学;
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时间,视疫情防控形势,经科学研判确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
在开学返校方面,按照“一校一案、市定省批”要求,制定“三分三错”(分期分批分类、错峰错时错区域)开学方案,原则上在连续14天无新增阳性病例的情况下,拟安排5个批次返校:第1批高三年级,第2批初三年级,第3批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小学2—6年级,第4批小学一年级,第5批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郑州市域内的各高校、中职中专返校时间,按照省教育疫情防控部门统一安排进行。
北京: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不返校
根据最新通报,北京中小学和所有高校,都按照既定的开学时间正常的开学。中小学是按照9月1日正式开学做好各项准备。如果有突发情况变化,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向家长,向学校公布。
不过,北京市政府同时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在京外低风险地区的,需尽快返京,在京满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返校;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的师生可以返京,但需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防控措施同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要求。
而对于京外高校师生,北京市要求低风险地区师生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行程绿码方可返校和到校报道;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的师生返京前需进行14天健康监测,结束后可以返京,但需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当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持健康码和行程绿码方可返校和到校报道。
对于所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大中小学师生,北京要求这类人员暂不返京返校。
北京已有部分高校调整修改时间,但基本都在九月初完成开学工作: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报到日由8月18日,调整到了9月2日。北京大学新生报到时间由8月18日,调整为9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明确,低风险地区新生报到时间为8月29日。
上海多所中小学发布提示:8月15日前要返沪
7月30日,上海教委发布通知,要求:师生员工离沪要报备,开学前14天自我健康管理。
目前,上海已经有多所中小学发布提示:非必要不离沪,8月15日前需要返沪。
云南、山东:催促省外低风险地区师生尽快返回,开学前隔离14天
云南省要求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师生统一按云南健康码红码人员管理,严格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4次核酸检测;来自中风险地区师生统一按云南健康码黄码人员管理,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和3次核酸检测。
山东省要求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一律暂缓返校,在省外低风险地区的尽快返回,确保开学前14天不离开学校驻地;而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地区人员持48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并于返校前三天向学校和社区实行双报备审批。
福建厦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地区人员须持48小时核酸入厦
福建省厦门市要求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调整至低风险等级后方可返校;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则要考虑中高风险地区返厦有14天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所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要求线下开学暂缓。
同时,对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地区人员入厦前需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纳入社区管理,并在健康监测的第三天和第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凡是在暑假期间出省的师生,返厦后应立即进行核酸检测。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