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搭桥“共享”员工
普陀区人社部门把“稳就业”“降成本”“促和谐”,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中之重,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他们会同区财政局制定线上培训补贴操作细则,汇编“防控疫情、保障民生”——普陀区人社政策、服务信息,快速开发线上政策受理小程序。全区4050家企业提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请,申请金额约5965万元,已完成支付2939家、5051万元;4000余家单位进行了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预申报;收到企业线上培训备案材料近270份,备案通过205家,申报培训人数58000余人次;161家企业454人提出申报人才住房补贴。
区人社局副局长赵洪海告诉记者,区里开展的线上“春风行动”,向对口地区提供了1800余个本市就业岗位,吸引160余人来沪就业,为对口帮扶地区农民工返沪复工提供点对点服务保障。探索就业新模式,主动牵线搭桥,让停工半停工企业与“用工紧张”企业实现企业员工“共享”,重点促使苏宁家乐福与9家企业达成“共享”合作协议,共输出250余名员工,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员工已在家乐福上班。
“因2019年第二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的申报,将在今年2月20日之前截止,为不耽误企业的申报工作,我们提前主动与企业通过微信、电话沟通,建议企业先提交电子版材料,审核通过,后续方便时再补交加盖公章纸质材料已备留存。”普陀区商务委副主任吕升昂介绍说,在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保障和优化企业服务环境方面,他们第一时间呼应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充分做好应急对接、重点对接和面上对接,累计为全区商务楼宇、园区、企业等提供额温计500余只,各类消毒液(水)50吨,已对接、正在对接供应口罩500万只,受益企业数千家。“还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技术进出口、软件出口等业务办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通道,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猪骨有了汤料飘香
12条措施实施一个多月来,普陀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带队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0位区领导坐镇10个街道镇,一线指挥部署,强力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普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李刚介绍说,通过实地走访,及时搜集企业诉求,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能尽早解决的尽早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并抓紧研究解决。截至昨天,区局级领导,各委办局、街道镇共走访企业1379家,收到企业反馈诉求680个,已解决570个,解决率达83.8%。
伊特安食品公司是一家主营生产日式料理汤料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配送范围遍及全市20余家连锁餐饮店。由于上游供应商尚未复工,企业面临猪骨等主要生产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企业无法正常开展生产,四处“求救”。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后,联系区内大型卖场,以最快速度争取到卖场的积极响应,促成企业间合作,打通关键供应链。企业有了猪骨等原料供应,恢复了部分产能,目前生产、销售正在开始回暖。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