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花期和天气,正式开始前一天才作出决定
为何会选择在一条市政道路上,尝试推出“落樱不扫”?
“去年秋天,杨浦区推出了‘落叶不扫’景观道路,感觉效果不错,这里又有上海市首条樱花市级林荫道,我们就考虑今年春天推出落花不扫的活动。”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说,原本受疫情影响,这项计划准备取消了,直到3月中旬本市疫情趋于稳定,公园也恢复开放,市民踏春赏花的热情高涨,这项计划才得以重启。
尽管计划重启,但晚樱花期却与气候、气温等息息相关,只能“看天安排”。
“我们从3月底4月初开始,足足等了两周。”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工作群内,他们每天委托环卫人员报告当日的樱花状态和天气情况,直到4月13日,观察到成片樱花盛放,路面也出现了飘洒的花瓣,才决定从次日(14日)起立即开始5天“落樱不扫”。
虽说是“不扫”,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却不减反增。
天气晴好时,道路保洁员从一天早晚两次的普扫改成每天傍晚普扫一次,其余时间对该路段采取“捡拾保洁”——保留掉落樱花,循环检查隐匿在落樱中的烟头、塑料袋等垃圾,确保没有垃圾滞留路面,使落樱景观更加“纯粹”。如果遇上大雨,为了防止花瓣堵塞下水道通水,环卫工人会将花瓣全部扫净。
“疫情一定会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往年市民们的赏樱热门地点同济校园也不开放了,所以我们的工作再复杂细致一点,也要满足市民需求。”上述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这项具有创新性的举措,让人与自然得到更多和谐互动的机会,也让浪漫诗意栖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