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3号起,上海已经没有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市政府决定,从今天(5月9日)零点起,将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上海市将继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切实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脚点”,管好“流动中”,服务“就业岗”,看好“学校门”,用好“监测哨”,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响应级别下调后,口罩的佩戴和空调使用标准有哪些变化?昨天(8)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对此做了介绍。

  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表示,所有入境人员依旧实行核酸检测。

  海关等口岸部门对进境航班、入境人员继续严格执行登临检疫、健康申明卡审核、测温以及流调等措施,发现有发热等症状人员直接闭环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对所有入境人员实行核酸检测。

  今后还需不需要戴口罩?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吴寰宇表示,在市民体育运动和学生上体育课时,如果是在室外、户外,而且不是有近距离肢体接触的项目,可以不戴口罩;在室内确保空气流通良好,而且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吴寰宇还对新版科学佩戴口罩指引做了介绍:  

  三个必须分别是: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陪同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以及场合时,必须佩戴口罩。相关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等,必须佩戴口罩。乘坐轨道交通或长途客车的时候,以及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也是必须佩戴口罩的。

  他还提到,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提倡市民能够用干净纸袋或者密封袋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什么是视情况佩戴?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以逛商场的场景举例说:

  要有一个灵活掌握。如果商场里边,你在转的过程当中是比较开阔的,你能确认和其他的人员保持相当1米5左右的距离,那你就可以不戴口罩。那么等到你要去交钱买东西,这个时候你跟营业员有比较近距离的这个接触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就把口罩戴上。

  立夏过后,气温节节攀升,公共空间的空调能否开启?吴寰宇表示,在三级应急响应级别下,本市商务楼宇、大型商场、轨道交通等公共场所可以正常使用空调。在使用中央空调时,应当严格遵照相关标准,加大新风量,加强通风换气,对相关设备部件清洗、消毒以及更换。使用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时,必须关闭回风。

  家用分体式空调和乘坐出租车、公交车等汽车空调,在完成滤网和机芯的清洁和消毒后可以正常使用。

  对于公交地铁内的空调,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表示,将会在达到一定温度条件后开启:

  地铁车厢内都设有温度感应器,车厢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后,空调即可自动开启,地面公交方面,车厢温度高于28摄氏度时,开启车辆空调设施;车厢内温度低于28摄氏度时,公交车辆开启空调新风换气装置或者开窗通风。出租汽车方面,我们要求驾驶员尽可能保证车厢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按乘客意愿开启空调。

  以上由记者盛陈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