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8点多,徐汇滨江再次发生撞船事件,一大型货轮航经黄浦江龙华弯道水域时,受潮流影响船位控制不当,失控触碰亲水平台。近年来,此类事故多次在徐汇滨江区域发生,原因何在?又是否有解决之道?请听报道:
这起事故造成沿江护栏约25米受损,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被船头船尾撞坏的两段护栏区域被围挡围住并拉起警戒线,有工作人员值守。市民游览未受太大影响,有人在附近拍婚纱照,也有人摄影、遛狗、散步,但对于这段经常光顾的亲水平台频繁遇险,大家还是有话要说。
[看了新闻过来的呀,今年好像撞了三次了。
这里的水可能会越来越急,所以发生的事故概率会越来越高,船员的操作可能也有问题。没有人员伤亡还算好,但是这些问题不去更正的话还是很危险的。]
这是徐汇滨江沿岸今年第3次发生险情,也是2019年来第5次,接连被船舶问候的原因是什么?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赵敏华曾介绍,黄浦江徐汇段龙华嘴弯道突然收窄,航道呈“S”型,本身航行难度就很大,加上龙华嘴对岸此前是港口码头,让这段航道主流偏西航流复杂。百年前,上海曾聘请国外水利专家两次疏浚航道,方便了万吨轮停靠港口,但也使水流速度加快,而龙华嘴对岸正是如今的黄浦江徐汇滨江段水域。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朱刚浩也曾就多起事故原因解答过市民疑问。
[卢浦大桥过来到这个弯头是一个类似于直角的弯头,而且随着年岁长了以后,靠浦东侧越来越浅,靠浦西侧越来越深,形成水流越来越急,往浦西边压过来。船过来,如果稍微操控不当,水流加上舵效就直接把船往那边引,不是提前有一些预判的话,很容易会触碰徐汇滨江。]
今年9月,黄浦海事部门对途经龙华弯头、超过一定吨位的船舶提出了拖轮伴航并提前告知动向的要求,成功避免了几次碰撞事故,但这次警钟再次敲响。这起事故恰恰是因为拖轮在协助船舶控制船位时,货轮导缆孔拉裂割断缆绳,瞬时失去拖力失控所致。朱刚浩表示,目前海事部门和徐汇滨江正在寻找更多应急预防办法,尽可能减少甚至消灭类似安全隐患。
[一个是看大船过来以后采取一种错开,比如说不在这汇船,还有装一些防撞的。如果要从根里走,就挖航道、疏浚航道,把航道变得更加平整一点,造成水势可以平缓一点。]
以上由记者汪宁报道。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