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让垃圾桶不馊不臭?上海多位政协委员建言湿垃圾分类处置

  “去年上海着力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基本形成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大力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1月15日上午,上海市市长应勇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要说2019年的上海新时尚,垃圾分类肯定名列其中。在2020年上海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也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完善垃圾分类制度上。

  上海平均每天分出的湿垃圾增长88.8%,这一数据着实喜人,但在实际操作中,提到“湿垃圾”,难免让人联想到残羹冷炙的馊臭味,这在夏季尤甚。

  为此,多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湿垃圾投放、处理、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提案。

  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房屋管理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监督处处长徐尧认为,湿垃圾在目前条件下的分类、收集、处置过程中,多个环节容易产生污染。

  首先,在分类时,市民对干湿垃圾分类理解上的混乱客观存在,湿垃圾较难全面准确投放,给后期垃圾处理造成困难,存在污染隐患。

  第二,在收集、投放过程中,湿垃圾散装化和安装厨余垃圾粉碎机两种方式均可能污染雨水排放系统,前者还或造成蚊蝇滋生、臭气臭水四溢、空气二次污染;后者则给污水处理过程增加难度,排水管道容易堵塞,沉积堵塞物易生成沼气,形成安全隐患。

  第三,在压缩处理时,湿垃圾压缩液中含有机污染物和部分金属离子,或造成污水二次污染,空气污染或滋生病菌等。

  为此徐尧建议,强化执法监督,推进联合执法,形成失信严惩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废物、违法违规存放处置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废弃物、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技术攻关,理顺湿垃圾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和应用链,尽快推出一批能够投入实际应用的设备和工艺技术。

  此外,推进湿垃圾分类投放、就地处理新技术应用的试点工作。如,试点引入可降解垃圾袋收集湿垃圾,减少破袋、散漏、冲洗等可能产生污染的环节。在条件许可的小区试点推进湿垃圾就地、就近处理设备安装应用工作,试点“湿垃圾不出小区”项目,减少湿垃圾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针对投放环节,上海市政协委员、中船重工第七二六研究所研究员王艳提出了一条具体的建议。由于湿垃圾存在不断变质腐化的特点,应采用与其它三类垃圾不同的投放收集办法。

  王艳认为,可以对湿垃圾桶进行改进,加装感应式垃圾桶盖,做到垃圾随投,盖子随闭,保证环境不因垃圾投放而受到污染。

  针对湿垃圾处理环节,多份政协提案则给出了具体的意见。

  上海市政协常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史吉平认为,加强上海市分布式小型湿垃圾处理设备的运行监管,可以弥补湿垃圾大型末端处置能力的不足。

  史吉平建议,开展本市分布式小型湿垃圾处理设备使用情况调研、出台本市分布式小型湿垃圾处理设备采购指导目录、加强本市分布式小型湿垃圾处理设备三废排放监管。

  同时,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交了《关于推进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建议》。

  该提案指出,目前湿垃圾处理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形式单一,处理积极性不高;处理设施多样,缺乏质量标准;湿垃圾有机肥料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存在风险。

  该提案给出针对性建议。第一,加大科研力度,设立科研专项,联合攻关湿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推进湿垃圾有机肥料、沼气发电等资源化应用途径。

  第二,尽快制定湿垃圾有机肥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标准,确定有机肥料的关键参数指标。加强监管,完善湿垃圾有机肥料销售渠道。

  第三,研究制定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的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制定相关的农田安全施用技术规范。同时出台补贴政策,引导其产品尽可能用于公共绿地、公益林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