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书展将于今晚落下帷幕。在为期七天的“书香之约”中,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为大家带来了多场精彩活动,一起来回顾~
中国哲学的文化源流与根基:《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新书分享会
8月16日,“中国哲学的文化源流与根基:《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新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现场举办。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吴晓明,与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姜佑福,围绕“中国哲学的文化源流与根基”这一主题展开对话,探讨了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世界哲学体系中的位置。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副总编辑李彦岑主持本场活动。
《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是“复旦卿云哲学丛书”出版的首部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预备性探讨”,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不同的文明类型及其哲学定向、中西哲学的前提反思等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澄清;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即对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开展出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内容上的多重具体化。本书认为,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别只有根据其基本建制才可能得到决定性的分辨;这一分辨的基本结论是:西方哲学的实质是形而上学,而中国哲学则在形而上学之外,并且依其本质一向就在形而上学之外。
吴晓明教授指出,西方哲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本质则在形而上学之外。为此需要深入把握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这个建制有三个要点:第一,将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分割开来,并且对立起来;第二,真理或实在仅仅属于超感性世界,而不属于感性世界;第三,如果说感性世界中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是真的或实在,那不过是因为它们“分有”了超感性世界的理念。与此完全不同的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建制在于“道器不割”,在于“体用不二”,在于“大道不离人伦日用”。正是这一基本建制使得中国哲学决定性地处在形而上学之外,并因而是任何一种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
姜佑福社长表示,这本书的主题严肃而深刻,这本书的思路清晰而灵便,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理解中国自身的文明传统及其世界历史方位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想道路。
阅读是投向时间和人心的一束光——《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新书首发
阅读是投向时间和人心的一束光——《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新书首发活动现场,多位嘉宾就新书的出版起源、出版价值与各自对阅读的感悟发表见解,同时展望了“解放书单”在阅读与文化传承方面的未来图景。
《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即是“解放书单”10年精选集,收录了包括葛兆光、俞吾金、刘擎、江晓原、巴曙松、汪品先等多位知名学者的100余篇独家书评、采访,以及横跨10年的“解放书单”副书单的文化侧写和书业记录,涵盖了思政、经济、历史、新知、社科、文学、艺术、城建等多维度视角,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十年来的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具有时代侧写的深远意义。
活动现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彭卫国与读者分享了“解放书单”创办的初衷以及选书的考量标准和评审机制,表示书单经得起学术价值和读者的考验。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孙甘露聚焦十年来“解放书单”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表示书单是以品质为主要观察角度,是对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写作生活变化、出版生活变化、研究生活变化的一个非常细致的扫描。著名作家、学者鲍鹏山认为“真正的阅读一定是在阅读之后”,需要有一个鉴别能力,“解放书单”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阅读指南。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朱爱军从“解放书单”的出版理念出发,表示本书是“解放书单”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未来会努力成为上海的阅读名片。
从辛弃疾到GPT——人类知识的生成与演变:《制造知识》读书分享会
在“从辛弃疾到GPT——人类知识的生成与演变:《制造知识》读书分享会”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华围绕“人类知识生成与人工智能知识‘生成’”这一话题,结合多个生动案例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GPT虽然在知识生成的方式上与人类有着相似之处,但在知识生成的机制上有着本质差异,这将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知识生产和生活方式。姜华以辛弃疾的《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为例,从三个层面做了分析:
首先,GPT在知识“生成”方式上与辛弃疾作词方式相似,都是在既有知识层面上进行“翻新”,但其形态不同。姜华将人类知识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一阶知识、二阶知识、三阶知识。GPT属于三阶知识,形式上有一定新意,内容层面的创新性其实有限。
其次,GPT知识生产的机制,与人类以往生成知识的机制有着三种本质差异:第一,与人类的知识生产相比,GPT的知识生产是“非意向性”的;GPT生产的文本并非“生成的知识”,而是“既成的知识”;GPT的“世界”是一个必然性的世界,而非可能性的世界。
最后,姜华提出,在“闯入”知识生产领域之后,GPT对人类的知识生产与生活方式将带来重要影响。第一,GPT模糊了“人类要素”与“非人类要素”的界限,成为知识生产场域中重要的结构性要素;第二,GPT将使人类的知识呈现“杂合”“未完成状态”,其准确性和权威性遭遇冲击;第三,GPT将使人类生存境遇面临重要改变,可能使人类遗忘获取知识的初衷、加深知识鸿沟与社会分层、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使个体成为信息海洋中的“孤岛”,等等。
文物中的文明密码:《汉代天下:徐州楚韵》新书发布会
“文物中的文明密码:《汉代天下:徐州楚韵》新书发布会”邀请到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美术史论研究所所长朱浒,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玉石金属文物研究院院长史永,他们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汉代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活动由青少年读物作者,高级美术教育指导师张茜主持。
徐州是两汉时期的中心区域之一,拥有国内罕见的丰富汉代文化遗存。《汉代天下》编写团队精心挑选了徐州博物馆藏的20件文物,划为五个主题,进行深入讲述,附有百余幅精美文物图和精心手绘的文物插图,用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点”展开趣味探索,通过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及拓展文物知识点连接成“线”,最终由不同且又具有相通性的文物构成整个单元的“面”。讲述内容涉及古人的日常生活、艺术美学、丧葬文化以及地域交流等,你可以通过了解一件件文物,循着历史的脉络,去感受那些历史的故事,发现不同文明间的关联和融合。
新书发布会上,王荣教授围绕中国古代玉器传统及其对徐州汉玉的独特影响的角度,以书中7件玉器为例,生动分析了汉代文明的深厚底蕴。朱浒教授从汉代画像史的视角进行解读。他以胡汉战争图为例,解释了汉代人如何通过图像展示营造纪念碑性的艺术主题,以便体现汉代国家的意志。此外,朱浒教授认为从汉代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存在一个大徐州和一个小徐州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研究汉代又会新的发现。史永研究员从宏观的历史视角阐述了“汉代天下”的内涵。他通过对比同时期的汉代世界和海外世界,展现了汉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交流、艺术审美等。另外,史永研究员以一套汉代玉覆面为例,展示了科技对于提取文物中微观信息的帮助,从而帮助考古学者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
在嘉宾对谈环节,三位嘉宾针对中国古代玉料来源以及欧亚大陆古代黄金工艺传播与创新发表独到见解。王荣教授从三个层面做了阐释:首先,他围绕文物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论述了玉料的获取和利用;其次,他表示玉料来源非常复杂,科技应用要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最后,他认为要合理地利用科技手段,让文物研究更有价值。朱浒教授以金缕玉衣和印章为例,指出汉代的玉器与政治制度密不可分,玉器和金器作为汉代制度的可视化内容,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此外,他还从传统社会制度的视角解释了玉料和金器工艺的发展历程。史永研究员通过微观技术的层面,介绍了不同玉器和金器的加工工艺的种类,展示了文明的交流与本土的创新。